中心動態
國內外消化大咖齊聚北京 共享學術盛會
6月16日至18日,國內消化疾病領域的學術盛會——第十四屆北京國際消化疾病論壇(2017BIDDF)在北京九華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并圓滿結束。
本屆大會邀請了近30位來自美國、德國、法國、荷蘭、韓國、日本、新加坡及我國香港和臺灣地區的消化疾病領域頂級專家進行了專題報告和手術演示。來自國內外30個省份的消化、消化內鏡、肝病、普外、影像、病理、腸外腸內營養和護理領域的知名專家和學者3600余人參加了這一盛消化盛會,共享學術大餐。網絡直播通道對手術演示進行了全程直播,場外學者22000余名醫師也共同分享了這次學術盛宴。
大會主席、中國醫師協會消化醫師分會會長、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醫院執行院長張澍田教授介紹說,本屆論壇堅持既往論壇的辦會特色,以多學科聯合論壇和現場直播為學術交流的“重頭戲”,論壇除了邀請消化、消化內鏡、肝病、普外等兄弟學科的專家之外,還特別邀請了病理、影像、腸外腸內營養、護理、麻醉等相關學科的代表進行交流和討論,真正體現了消化疾病多學科協作的診療理念。
此次論壇聚焦消化領域的精彩亮點,專家們就有關消化疾病的87個專題和69個病例的內鏡診治展開了廣泛的學習和研討,充分展示了我國消化病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學術水平,展現了我國消化內鏡學科的發展成就。學者們在這個胃腸肝膽內外科醫師共同學習和交流的平臺上深入探討了本學科發展方向、學科新技術、新進展情況,彼此交流心得、傳遞友誼
胃腸肝膽內外科聯和論壇、臨床研究及大數據質量管理分會場、遺傳代謝分會場、麻醉分會場、護理分會場、胃腸道影像診斷分會場、消化系早癌分會場和著名國際會議快訊等各個專題研討都進行得如火如荼,專家們就某一課題進行深入研討。這里既有國際前沿的消化內鏡技術、也有學科建設與發展的真知灼見,還有對于學科藍圖的暢想。
世界消化內鏡學會主席Jean-Francois Rey教授和ERCP先驅、美國Peter Cotton教授為大家帶來了精彩的學術報告。張澍田、李兆申、楊云生、于中麟、賈繼東、王振常、朱志軍、田鳴、錢林學、李鵬、Jan-Werner Poley、Arthur Robert Schmid、Jun Yu、Fock Keong Ming等國內外著名專家和學者分別圍繞中國巴瑞特食管及其腺癌的診治共識、我國消化內鏡醫師發展與展望、腸微生態移植共識若干問題、消化道惡性淋巴瘤內鏡診斷與治療、乙肝母嬰阻斷、消化急診影像的現狀與展望、兒童代謝性疾病的肝移植治療、麻醉對胃腸鏡檢查依從性的影響、介入超聲在消化急腹癥治療中的應用、第31屆香港國際內鏡治療學術會議進展等80余個主題展開了廣泛研討。
6月17日,在北京友誼醫院消化內鏡中心,來自美國、日本、中國的唐守江教授、Shimoda Ryo教授、令狐恩強教授等專家同時進行了手術直播演示,正式拉開了這場中外消化大咖同臺競技的帷幕。當天,Arthur Robert教授、Jean-Francois Rey教授、Jan-Werner Poley教授、冀明教授、徐紅教授、劉梅教授、孫思予教授、黃永輝教授、李文教授、郝建宇教授等完成手術近30臺,向參會的3000多名同道展示了各自的獨門絕技,讓觀摩者直觀感受到專家是如何突破手術操作技術難點和手術技巧的運用。
內鏡腔鏡操作現場直播論壇上,來自國內外的知名專家分別進行了內鏡、腔鏡操作演示。為期兩天的內鏡、腔鏡操作現場直播論壇展現了69例極具特點的消化疾病手術,國內外40余名大咖進行同臺“鏡”技。模擬胃鏡、結腸鏡、EUS、ERCP診斷與治療;NBI、FICE、ISCAN、放大內鏡胃腸穿孔全層閉合;EMR、ESD、EUS、POEM、PEG胃、結腸息肉電切;激光共聚焦內鏡、食管癌支架治療;食管-胃靜脈曲張內鏡下治療;結腸癌支架治療;膽胰管內支架術;經口直接膽道鏡NBI、活檢;膽胰管結石取石術;十二指腸、膽管雙支架;二鏡聯合治療胃腸疾病,SpyGlass直視下激光碎石術;三鏡聯合治療膽系結石,SpyGlass膽道碎石活檢術等內鏡、腔鏡操作直播讓與會者大飽眼福,不斷博得與會者的陣陣掌聲。
Jean-Francois Rey教授為膽總管結石患者成功實施了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取石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令狐恩強教授運用內鏡下粘膜剝離術(ESD)為患者治療食管早癌,在北京友誼醫院病理科的密切配合下,術后標本固定,同時進行床旁病理診斷,讓整個操做和診斷過程一氣呵成;北京友誼醫院冀明教授為兒科慢性胰腺炎患兒行胰管支架術;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徐紅教授為升結腸巨大側向發育型腫瘤患者成功實施結腸鏡粘膜下剝離術;中國醫科大學盛京醫院孫思予教授為胰尾占位患者行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提取標本,北京友誼醫院病理科主任醫師石曉燕同時進行床旁病理診斷,并當即確診為胰腺腫瘤性病變。會場主持人不時對操作技巧、注意事項、操作要領進行精彩點評。專家們嚴謹、不急不躁、嫻熟的操作技術,得到業界同仁的一致稱贊。北京友誼醫院專家吳詠冬、俞力、李鵬、牛應林、王擁軍、呂富靖、李巍等也分別進行了消化內鏡操作演示。
分別來自8個國家,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高級消化內鏡國際大講堂的19名學員也參與到本次論壇中。學成之后,他們將帶著中國消化學界的“火種”和友誼遍灑“一帶一路”,讓先進的醫學水平和理念惠及各國人民。
大會主席張澍田教授表示,一方面我們要積極主動地同歐美國家同道就先進技術及診療理念進行交流與合作;另一方面我們也應有學術自信,大膽地走出去,將消化診治技術推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不僅僅是修路和搭橋,我們還要展現文化、藝術等軟實力。在軟實力中,醫學是最“硬”的,而在醫學專業中,消化內鏡技術是最直接、最有獲得感的技術之一,也必將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