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我院“愛耳日”系列活動受關注
今年3月3日是第十七屆全國愛耳日,本次活動的主題是“關注兒童聽力健康”。北京友誼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舉辦的一系列活動受到方方面面的關注。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健康報、生命時報等媒體參加了活動。
3月2日上午舉行的“友誼愛耳活動”,迎來了近百位曾接受人工耳蝸治療的兒童、成年及老年患者。他們如同過節一樣,興高采烈,歡聚一堂。活動由北京友誼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龔樹生主持,北京友誼醫院黨委書記、理事長辛有清、中國聾兒康復中心項目處處長周麗君、北京聽力協會會長萬敏分別致辭。原中國聾兒康復中心主任高成華教授主講了《21世紀兒童早期發展新理念》;北京聾兒康復中心的陳淑云老師主講了《兒童聽力語言康復》。期間,各耳蝸廠家發布了眾多人工耳蝸植入優惠方案。繼2015年7月在該院推出的“友誼愛耳”慈善項目之后,醫院將在2016年繼續“友誼愛耳”慈善項目。該院耳鼻喉頭頸外科的醫護人員還為參加活動的每一位患者發放了精美禮品并贈送聽力語言康復的相關書籍。“愛耳日”到來前夕,醫院還專門設立了兒童耳蝸植入病房,讓前來手術的孩子們仿佛置身于童話世界。
植入者的感言和節目表演更是將活動推向了高潮。王先生的孫女,5年前接受了人工耳蝸治療,如今她已和正常孩子一樣,聽說完全無障礙。去年年底,王先生帶著33歲的兒子找到龔主任,也接受了人工耳蝸的植入手術,現在開機僅2個月,就已經可以開口說話了,終于告別了30年的無聲世界!更讓他一家人高興的是兒子還找到了心儀的工作,還常常得到領導和同事的夸贊。
已植入人工耳蝸10年的小瑞(化名)同學,現在已是初一學生,他包含深情的詩朗誦《再別康橋》,博得了全場的熱烈掌聲,也給了剛做手術和準備接受手術的患兒及家長們極大的鼓舞,讓他們信心倍增。6歲男孩的繞口令表演,更加證明了聽障兒童只要接受正確的治療是完全可以和正常兒童一樣享受有聲世界的美好。
年過60的李先生,年輕時曾患過結核。因用過耳毒性藥物,左耳無聽力,右耳聽力僅存2/3,1998年開始靠助聽器維持聽力。一年前,李先生右耳的聽力突然沒有了,完全失聰。經在北京友誼醫院接受人工耳蝸植入術治療后,聽力恢復,生活質量大大提高。李先生在現場清晰流暢的演講,很難看出他是個聽障患者。
3月3日,我院還將舉行兒童耳科專病義診活動。(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