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科技攻關提升乙肝防治水平
3月18日是全國愛肝日。當天下午,北京友誼醫院肝病中心舉行了主題為“科技攻關提升乙肝防治水平”的愛肝日宣傳活動暨北京市科委重大項目啟動會。來自北京市科委、北京友誼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地壇醫院、北京佑安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2醫院、中日醫院等單位的肝病學專家及其研究團隊參加了活動。醫學論壇報、生命時報、科技日報等媒體的記者在活動現場與專家進行了互動。活動由院長助理、科研辦主任、肝病中心副主任尤紅主持。
北京友誼醫院肝病中心主任賈繼東在會上報告了《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控及治療進展》。賈繼東主任在報告中說,2012年,北京市科委啟動了“北京市乙型肝炎病毒水平傳播及早期干預研究”項目,包括了三個課題方向研究,“北京市乙肝病毒水平傳播現狀調查分析與控制策略研究”、“建立乙肝肝硬化無創診斷標準及模型的研究”和“早期抗病毒治療對乙肝肝硬化遠期預后的影響及成本效果分析”。研究證實,2005至2014年北京地區急性乙肝報告發病率逐年降低,近五年均低于2/10萬。研究通過對72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群的數據建立樣本庫,進行交叉驗證和對比,最終建立了簡單易得,準確率較高的乙肝肝纖維化無創診斷模型。與非抗病毒治療相比,600余例的乙型肝炎肝硬化隊列經過1-3年的抗病毒治療研究,整體肝病相關終點事件發生率下降40%~52%。
會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北京大學肝病研究所所長魏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北京市疾控中心免疫預防所專家呂敏還分別就《控制丙型肝炎的發展和挑戰》、《基于乙型肝炎的無創性肝纖維化診斷進展》和《乙肝預防成就》進行了報告。
專家的報告結束后,現場媒體就大眾關心的肝病相關問題與專家進行了互動。
談到研究成果對于乙肝治療的影響,賈繼東主任表示,這項具有前瞻性為主、多中心、開放性的臨床研究隊列,證實了抗病毒治療能夠使相關終點事件發生率下降50%。從衛生經濟學的角度,2011年起,抗病毒藥物已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從長遠來看,這將有助于節省醫保費用。
對于目前乙肝防控工作的困難,賈繼東主任說,中國是肝病大國,由于人口基數大,乙肝防控和治療仍然任重道遠。因此,要繼續加強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特別是偏遠地區要更加重視。同時,大眾對疫苗的副作用應有理性的認識,而不應進行炒作。目前在治療方面存在的問題是,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而知道感染的患者有的因為需要長期服藥而有所顧慮,有的是因為怕受到歧視,有的是因為費用的問題。隨著醫保的覆蓋和新農合的普及,目前這種情況也在逐漸得到改善。
賈繼東主任表示,最近十年,社會和公眾對于肝病的認識有了較大的轉變,對于乙肝患者的歧視也有了很好的變化。媒體在肝病知識普及、消除乙肝患者歧視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希望媒體能夠繼續呼吁和宣傳,幫助人們了解肝病、認識肝病,在科技取得進步的同時也能夠推動社會的進步。 (宣傳中心)
上一篇: 我院召開第二次黨代會黨代表培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