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以愛之名 讓生命延續
2016年5月24日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只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一樣的上班下班,一樣的吃飯睡覺。但是對于器官捐獻者和他的親人來說這一天卻是永別。在我院重癥監護室,已經兩次腦死亡鑒定的他,上一分鐘在機器和藥物的維持下,還有一絲溫度,心臟還有跳動;下一分鐘停止了機器和藥物的支持,心臟慢慢停止,體溫慢慢褪去,隨著心電監護儀上“嘟~”的一聲長鳴,心電圖成了一條直線。這是一個生命的逝去,卻也是一種生命的傳承,五朵即將凋落的生命之花將迎來新生。
幾天前,來自山東的25歲青年張琪(化名)遭遇車禍,終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家人在悲痛的同時決定捐出他所有有用的器官:一顆心臟、一個肝臟、兩個腎臟和一對眼角膜。因為還沒有成家,所以家屬提出捐出的器官能夠移植給患病的兒童,父親希望兒子的生命能夠因此得到延續。
24日晚19點,張琪被接進手術室準備進行器官捐獻,與此同時,在另外三個手術間里,等待肝臟移植和腎臟移植的患者正在進行麻醉準備接受器官移植手術。阜外醫院等待心臟移植的患者也在緊張地進行術前準備工作。很快張琪的心臟就被送往阜外醫院等待重新跳動,他的肝臟將分給兩位患者,兩個腎臟將分別植入兩位腎衰竭患者的體內繼續運轉。
中心手術室里的這臺肝移植手術,是北京市首例在體劈離式肝移植手術。也就是說,肝臟將在供者的體內被分成兩半,分別捐獻給一個17歲的高中學生和一個3歲的兒童。這比一般的肝移植手術有著更高的難度,要求主刀醫生必須有活體肝移植手術的經驗。我院普外科副主任,肝移植專家朱志軍教授說,肝臟在體獲取后做血管和膽道的分割,這樣所捐獻的器官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時也滿足了家屬將器官捐獻給孩子的心愿。
一夜奮戰。兩家醫院,五個手術間,燈火通明。幾十位醫護人員徹夜未眠。每一個工作人員都帶著對生命的敬畏和職業的信仰堅守崗位,一刻都不敢松懈,一針一線,一心一意。截止25日中午12點,移植手術全部結束,接受移植的患者被送往重癥醫學科進行術后觀察和康復。
以愛之名,讓生命延續。感謝年輕的生命選擇了贈與,祝福重獲新生的花朵一切安好,幸福綻放!感謝所有手術團隊的醫生、護士們用愛和責任完成了生命的接力。也感謝北京電視臺《生命緣》欄目和新聞頻道記者的跟隨記錄,讓更多的人聆聽這個關于愛和希望的故事。(宣傳中心)
上一篇: 我院黨委組織“兩學一做”專題輔導報告
下一篇: 黨辦聯合黨支部看望光愛學校特困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