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工作動態
老專家 新黨員——95歲高齡李桓英教授光榮入黨
她是一位與黨同齡的耄耋老人,她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醫學大家,她是一位滿腔熱情的愛國華僑,她是一位心系患者的道德楷模,她孑然一身,卻改變了全社會對一種疾病的認識,獲得了全世界對中國麻風病防治事業的認同。今天,她有了一個新的身份——一名新黨員。
2016年12月27日,在北京友誼醫院組織的這場特別的入黨宣誓儀式上,95歲高齡的李桓英舉起右手,實現了自己的精神夙愿。
李桓英,世界著名麻風病防治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1921年8月,李桓英出生于北京。1945年,李桓英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1946年她前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攻讀細菌學和公共衛生學碩士學位,畢業后留校任微生物學系助理研究員。1950年世界衛生組織成立,李桓英被推薦成為世衛組織首批官員。任職七年間,她先后被派往亞洲、美洲等許多國家,為防治性病和雅司等疾病在貧窮落后地區的蔓延做出了艱苦努力,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好評。1957年,李桓英婉言謝絕了世衛組織“續簽五年合同”的邀請,只身一人繞道倫敦,于1958年從莫斯科回到了祖國。1978年改革開放后,李桓英被調到北京友誼醫院熱帶醫學研究所,從此,將全部精力貢獻給麻風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
麻風病這個古老的疾病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侵犯皮膚和周圍神經,歷來是備受歧視的、致殘的“不治之癥”?;剂寺轱L病的人,臉部毀容,手腳畸形。過去由于沒有治療麻風病的有效藥物,最人道的處理,是把他們趕到一個偏僻的地方,讓其自生自滅。上世紀40年代雖然有氨苯砜問世,但麻風病的治療在世界上都沒有得到解決。
李桓英卻立志要攻克這一難題。她敢于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將國外先進的治療方法與中國實際相結合。1982年,李桓英向世界衛生組織遞交了一份關于中國麻風病情況的詳細報告,世界衛生組織批準了在中國進行聯合化療方法的實驗項目。為了能夠驗證療效,她建立多個聯合化療的實驗點做臨床試驗,根據我國麻風治療標準,每年和基層麻風防治工作者一起仔細調研,前5年按月觀察之后每年調查1次,前后達15年之久。她率先開展的短程聯合化療和消滅麻風病的特別行動計劃,解決了麻風病的治療難題,為數以萬記的麻風病人解除了疾苦,使全國的麻風病人從原來的11萬人下降到不足萬人,而且年復發率僅為0.03%,大大低于國際組織年復發率小于1%的標準,為我國乃至世界麻風病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1994年被WHO在全球推廣。1996年,她又率先在國內開展消除麻風運動,首次提出了麻風病垂直防治與基層防治網相結合的模式,被稱為“全球最佳的治療行動”,促進了麻風病的早發現、早治療。
由于李桓英在麻風病防治領域的杰出貢獻,她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醫德楷模等獎項和榮譽。2016年9月,第19屆國際麻風大會在北京召開。李桓英教授榮獲首屆“中國麻風病防治終身成就獎”。
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市衛計委和市醫管局黨委全面從嚴治黨,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注重在優秀醫務人員中發展黨員。對優秀知識分子政治上關心,思想上引導,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顧,增強了優秀醫務人員對黨的忠誠和熱愛。李桓英同志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李桓英的入黨申請得到了各級黨委和部門的高度重視和關懷。市衛計委黨委書記、市醫院管理局黨委書記方來英同志,直接關心李桓英同志的培養和發展。今年“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期間,北京友誼醫院黨委通過多種形式對積極分子進行教育培訓,邀請李桓英同志參加,增進了她對黨的認識,堅定了理想信念。
李桓英在入黨申請書中這樣寫到:“在多年的社會生活和醫療工作中,我深刻領悟到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也正是在黨的培養、支持和幫助下,我為廣大麻風病患者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黨又給了我許多榮譽和鼓勵。……我雖已進入耄耋之年,但愿意以黨員的身份為麻風事業奮斗終身!”
一個人,一輩子,一份事業,一個追求。
(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