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第一聲音”北京項目首位受資助患兒在我院完成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小姑娘萱萱(化名)今年2歲了,本應處于學話階段的她至今還不會說一句話,和同齡人相比她顯得格外安靜。因為,萱萱在出生時就被確診為先天性耳聾,對于她來說,世界雖是彩色的,卻是無聲的。
8月2日上午10點,我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龔樹生親自主刀為萱萱進行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手術在一小時之內順利完成。這意味著在一個月后,隨著人工耳蝸開機調試,有聲世界的大門將向萱萱打開。
萱萱是眾多在我院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的普通小患者之一,卻也是不普通的一個。因為她還是“第一聲音”公益項目在北京資助并成功進行手術的首位聽損兒童。
“第一聲音”是由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和深德公益聯合知名愛心人士發起、老牛基金會戰略支持的公益項目。項目致力于為來自貧困家庭的重度聽力損失兒童提供高品質的治療與康復訓練,讓這些孩子們平等地擁有聽到、說出的權利,快樂健康地成長。
據統計,中國目前有近10萬名7歲以下的先天重度聽力損失兒童來自貧困家庭。因無力支付高昂的醫療費用,他們錯過了語言恢復0-6歲的“黃金時間”,一生因聾致啞。“第一聲音”項目自去年3月3日正式發起,至今已在山東、云南、四川等三省陸續開展醫療資助,計劃每年為100位來自貧困家庭的重度聽損兒童提供醫療與康復救助,資助總額達3000萬元。
我院是國內首批開展人工耳蝸植入的醫院,于2002年建立了微創人工耳蝸中心,目前已經完成數千例手術。植入者的年齡最小6個月,最大88歲。目前,醫院作為“第一聲音”在北京市的唯一指定醫療機構也正式開始了資助對象的接收治療工作,預計將在未來與“第一聲音”項目持續合作,為更多0-7歲來自貧困家庭的聽損兒童帶來幫助,使他們盡早步入有聲世界。
病房中,懵懂幼小的萱萱或許并不知道這幾天她經歷了什么,但相信在我院醫護人員多次細致的人工耳蝸檢查、調試后,她會在不久的將來迎來自己人生的重大轉折。醫院也將陪伴萱萱以及今后更多的聽損兒童一起聽見、發出他們的第一個聲音。(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