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大華北減重與代謝外科聯盟在京成立 我院張忠濤教授任聯盟主席
11月17日,大華北減重與代謝外科聯盟在北京成立。來自北京、山東、河南、山西、河北、天津和內蒙古自治區等7個省市的70余家醫院成為聯盟單位。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我院副院長張忠濤教授任聯盟主席。100多位減重與代謝外科臨床專家參加了聯盟成立大會及第一次學術會議。
隨著全球肥胖、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攀升,外科技術的迅猛發展,微創外科治療以肥胖癥、糖尿病為代表的相關代謝性疾病一躍成為學科發展的熱點。我國華北地區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沿區域,也是肥胖及相關代謝性疾病的高發地區,同時該地區擁有一大批外科實力強、科研水平高的醫療機構。大華北減重與代謝外科聯盟的成立,就是為了更好地推動華北及周邊地區減重與代謝外科的發展,搭建區域臨床科研協作平臺,更好地造福廣大胖友和糖友。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院長趙玉沛教授,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甲狀腺及代謝外科學組組長劉金剛教授、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肥胖和糖尿病外科醫師委員會主任委員王存川教授作為聯盟名譽主席及學術顧問參加了成立大會,并對成立地區性的減重與代謝外科聯盟給予高度評價。
在同時舉行的減重與代謝外科高峰論壇上,張忠濤做了題為《中國減重與代謝外科的現狀與未來》的報告。報告回顧了減重與代謝外科的發展歷史,緬懷了我國減重與代謝外科事業的引路人鄭成竹教授,用詳實的數據展現了目前該學科在國內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并介紹了北京友誼醫院開展減重與代謝手術的豐富經驗。現階段,我國減重與代謝手術處于快速上升期,2017年國內手術總量有望突破一萬例。張忠濤強調,此階段尤應注意手術規范化與標準化,控制并發癥的發生以延續學科發展的良好勢頭。張忠濤還對學科未來的發展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如開展減重與代謝手術大數據收集及多中心臨床研究,建立規范化減重與代謝手術培訓系統等。
多學科合作是減重與代謝外科未來發展的趨勢。我院內分泌科主任洪旭教授應邀在大會上做了題為《內分泌醫生眼中的代謝手術》的學術報告。報告分析了2型糖尿病目前的治療現狀與困境,肯定了減重與代謝手術對2型糖尿病治療的確切效果,并從內科醫生的角度提出代謝外科未來發展的可能趨勢。
為了促進內外科在該領域深入開展學術合作,張忠濤教授聯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紀立農教授共同牽頭制定的《北京成人2型糖尿病代謝手術臨床診療規范》也在大會上正式發布。該規范對代謝外科治療2型糖尿病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北大醫院內分泌科袁振芳教授在會上對該規范進行了詳細、深入的解讀。
大會同時設置了手術規范操作、術中和術后并發癥預防的學術交流內容,并進行了四臺減重代謝手術的轉播。(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