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世界華人消化醫師協會成立 張澍田教授擔任會長
9月20日,世界華人醫師協會第二屆理事會第二次工作會議暨《世界華人醫師雜志》編委會在山東青島召開。會議經審議后一致表決同意成立世界華人消化醫師協會。著名消化疾病專家,我院黨委副書記、執行院長張澍田教授擔任協會會長。
世界華人醫師協會成立于2014年9月,以團結服務、溝通協調、交流合作為宗旨,通過聯系世界各國華人醫師和華人醫師組織,整合世界華人醫學資源,增進相互之間的醫學交流與合作,為中國和世界醫學的發展做出貢獻。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世界華人醫師協會不斷發展壯大,世界華人心血管醫師協會、臨床營養醫師協會、腫瘤醫師協會、男科醫師協會、檢驗與病理醫師協會相繼成立。此次成立的世界華人消化醫師協會由來自7個國家和地區的10位華人消化醫師代表作為發起人。張澍田教授擔任會長,并當選世界華人醫師協會理事。
隨著診療技術的進步和人民群眾對健康關注度的不斷提高,中國消化醫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醫療服務水平得到了顯著增強,在疾病研究及消化內鏡診療等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與此同時,遠在他鄉的華人消化醫師也取得了輝煌的成績。雖然身在不同的國家或地區,但全世界華人消化醫師在疾病認知、診療技術上永攀高峰的愿景是一致的。
世界華人消化醫師協會將團結全世界的華人消化醫師,加強彼此間的溝通與協作,發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職業精神,加強自身學科建設,維護消化醫師的合法權益,擴大華人醫師在消化領域的影響力,為世界范圍內的華人消化醫師提供優質的服務。
張澍田,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我院黨委副書記、執行院長,國家臨床醫學協同研究創新聯盟秘書長,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消化疾病癌前病變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北京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北京市第十三屆政協常委。
現任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消化內科醫師分會會長,世界消化內鏡學會指導委員會委員、亞太消化內鏡學會委員等專業職務,承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課題13項,主持或參加國際/國家多中心臨床研究28項,牽頭及參與制定十余項臨床診療、內鏡規范化操作指南14項,占國內主要消化疾病臨床指南和規范的40%。曾當選國家衛計委“中青年突出貢獻專家”、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先進工作者、北京市“十百千”人才工程“百”層次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2015年入選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2016年獲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管理人才。
2006年張澍田教授發起組織了“消化直通車萬里行”活動,把先進的內鏡診療技術力量送到邊遠地區。十二年來,該活動已走過甘肅、河北、內蒙古、山東、吉林、遼寧、山西、西藏、新疆等省份的十多個地市,累計培訓各地青年醫師數千人。2016年,消化直通車還開到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通過培訓當地醫生,提高當地消化內鏡水平,造福當地人民。2018年1月,張澍田教授在世界消化內鏡學會雜志發表文章,認為內鏡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醫療技術本身的醫學學科,將“消化內鏡術(endoscopy)”更改為“消化內鏡學(endoscopology)”,獲得國際學術界的廣泛認可。(消化疾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