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友誼故事】志愿者郭偉:我也是友誼大家庭的一份子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身著橘黃色馬甲,身后印有“守護天使志愿者”的醒目標識,活躍在我院門診各個診區,為患者提供貼心的志愿服務。郭偉就是這些志愿者中的一員。
是志愿者 也是患者家屬
郭偉今年53歲,是我院通州院區的一名“守護天使”志愿者。他每天活躍在促進醫患和諧的橋梁崗位上,主動面向患者、引導就診。在這樣的崗位上,郭偉是最有體會的,因為他既是志愿者,也是患者家屬。
郭偉的愛人患有癌癥,在三年前的一次檢查中就發現了問題,但當時因為沒太在意,診治也不及時,等意識到嚴重的時候已經晚了。全家很后悔也很惋惜,之后輾轉了多家三甲大醫院進行治療,也嘗試了各種各樣的化療方案。按照郭偉的話說“我們已經走投無路了,是友誼接納了我們?!?/span>
郭偉經常說:“友誼醫院很親民,為我們提供高效優質的治療方案。今年我們第一次過來治療,癌酶指標一下子就降了200多。愛人現在也很少哭啦,自信心也提高了!”
郭偉的愛人,經常會來我院通州院區進行介入治療和化療。愛人在做治療,郭偉就在門診做志愿者。他常說:“正是由于友誼醫院優質高效的醫護服務讓我很放心,我才可以踏踏實實地做志愿者,進行愛的傳遞?!?/span>
99%醫患矛盾都是溝通不暢造成的
郭偉對志愿者工作有著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面對我院優質高效的醫護團隊,他知道醫護人員非常辛苦,也很不容易。當愛人被無微不至的照顧著,郭偉內心充滿了感激。于是,他也把我院當成了自己的家。他說:“我也是這個大家庭中的一份子”。
在郭偉看來,“99%的醫患矛盾都是溝通不暢造成的”。每當聽到有患者發牢騷時,他都會以一名患者家屬的身份來安慰疏導。他努力去完善和改進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服務質量,用自己的真心服務,去構架起患者和醫院之間溝通的橋梁,來消弭患者對醫院的不理解。
結緣友誼 傳遞微笑
郭偉與友誼醫院緣分頗深。他本人就是在我院出生的,自己的老父親也曾在友誼醫院接受過高難度的手術治療,并且恢復得不錯。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市的變遷,郭偉一家搬來通州居住。
郭偉一直很關心我院通州院區的建設發展。去年12月22日通州院區試開診首日,他就專門過來實地察看醫院的相關情況。當看到門診大廳內擺放的志愿者招募展板時,郭偉便開始心動了。于是他積極主動聯系報名,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來做公益,他說這也是另一種為愛人祈福祛病的方式。
在愛人接受治療期間,他發自肺腑的寫了一封表揚信。信中寫道:“正是由于醫護人員無微不至的服務,把愛傳遞,讓我們有了戰勝病魔的信心和勇氣。在友誼醫院做志愿者是快樂、充實且富有成就感的,能夠體現自我價值。正所謂人心換人心,在面對患者時,我也會將醫護人員的這種愛進行傳遞,從志愿者的角度來詮釋醫護人員的微笑服務?!保ㄐ麄髦行模?/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