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椎間孔鏡新技術 為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解除病痛
近日,我院(通州院區)患者海先生即將出院,他特意來到醫生辦公室和護士站,向脊柱外科醫護團隊表示感謝。近2個月來,北京友誼醫院脊柱外科共完成5例椎間孔鏡手術,為海先生這樣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解除了病痛。
患者海先生,46歲,2個月前開始腰痛,1個月前癥狀加重并伴有左下肢放射性劇烈疼痛,無法伸直活動,生活質量受到了嚴重影響。海先生到多家醫院就診,均建議他用傳統的開放融合固定手術進行治療。海先生來到我院(通州院區)脊柱外科就診后,影像學檢查提示他不僅存在椎間盤向后突出及向尾側脫出,還存在后緣骨贅突入椎間孔而導致的左側椎間孔骨性型狹窄。突出的髓核組織占據椎管內容積的50%;增生的骨贅占據椎間孔容積的60%,神經根及硬膜嚴重受壓迫。由于開放手術創傷大,費用高,恢復時間長,海先生表達了強烈的意愿,希望可以得到微創治療。但是因為他的脊柱存在多種問題,情況復雜,微創手術的難度非常大。
脊柱外科楊雍主任團隊進行了認真的術前討論,并多次與患者溝通病情,最終團隊決定為患者實施“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術”,由骨科主任醫師楊雍和主任醫師李錦軍指導,副主任醫師張國強主刀,整個手術過程挑戰性大,直到最后一塊與硬膜粘連嚴重的髓核組織(2.5x0.8cm)取出后,手術順利完成,患者左下肢的癥狀也隨即完全緩解。術后,海先生患處功能恢復良好,左下肢直腿抬高試驗也由術前的20度,變為接近90度。
我院脊柱外科副主任楊雍介紹,椎間盤突出癥的手術治療方式有傳統開放固定融合手術、后路通道下椎間盤摘除固定融合術、脊柱固定非融合術和椎間孔鏡手術等。而椎間孔鏡手術作為脊柱微創的革命性創新技術,在治療椎間盤突出癥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手術創傷小,切口僅7mm;手術在局部麻醉下完成,出血量少;患者住院時間短,恢復快,術后即可下床行走。這些特點適合年輕患者以及其他不適合做開放手術的患者。
近年來我院骨科已陸續開展了包括腰椎固定非融合技術(INTRA-SPINE)、經通道下椎間盤切除內固定融合技術(MISS-TILIF),經皮椎體成形術(PVP)、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PKP)、經皮穿刺椎間孔鏡下椎間盤切除術(PELD)、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等微創技術。北京友誼醫院短期內5例椎間孔鏡手術的成功完成,為今后醫院脊柱外科治療增添了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也為脊柱微創技術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骨 科)
上一篇: 我院(通州院區)職工活動中心開始啟用
下一篇: 發揮綜合醫療特色優勢 我院專家赴非巡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