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咨詢中心
【友誼科普】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疾病,靠譜么?
63歲的王阿姨最近遇到了難題。以前,她深信“是藥三分毒”,能不吃藥就不吃,能少吃絕不多吃。可近期“阿司匹林”在她的朋友圈里流行起來,還被傳的相當神奇:能稀釋血液,防治腦梗、心梗等心血管疾病。
這個藥真的這么神奇么?它有沒有什么副作用呢?我到底要不要吃呢?我院藥學部臨床藥師李丹丹將為我們講述阿司匹林背后的那些“事兒”:
阿司匹林是什么藥?有何作用?
早在2400年前,人們就發現柳樹皮和葉子具有緩解疼痛的作用。18世紀,科學家從柳樹皮中分離出白色粉末——水楊酸。但由于其可引起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科學家們在此基礎上進行結構改造,最終得到了乙酰水楊酸,這就是人們熟知的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具有解熱、鎮痛、抗炎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病,靠譜嗎?
冠心病、卒中(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發作往往是由于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壞導致的。斑塊破裂后釋放多種物質,激活血小板。激活的血小板發生交聯,聚合在一起形成血栓。血栓影響了冠狀動脈(供應心臟的血管)、腦血管等的血流,導致相應部位缺血,進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大量的臨床研究證實小劑量阿司匹林(75-100mg/天)可以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發揮抗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長期服用會有什么不良反應?應如何預防和處理?
阿司匹林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為胃腸道刺激癥狀和出血。這是主要是由于阿司匹林抑制了具有胃保護作用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對于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阿司匹林腸溶片”,飯前服用可以減少藥物在胃中的停留時間,減少胃腸道刺激。同時,如果出現惡心、嘔吐、胃痛、大便發黑等情況,應立即就醫,給予相應的處理措施。
誰需要使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疾病?
現在的觀點認為:如果沒有禁忌癥,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應該使用阿司匹林預防疾病進展,包括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外周動脈如頸動脈或下肢動脈狹窄≥50%等。
而對于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比較多的患者,在疾病出現之前使用阿司匹林也可以起到預防作用。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吸煙、肥胖、早發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歲、女<65歲發病史)等。
符合以上條件的患者,是不是就可以自行加用阿司匹林呢?
阿司匹林雖可預防心血管疾病,但會增加出血風險。尤其是對于老年人,用藥前一定要在專業人員指導下,綜合評估用藥的獲益和風險,萬不可自行加藥。(藥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