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
【友誼科普】萬物皆可泡酒?泡不對可能危及生命!
藥酒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中藥藥酒已傳承數千年,相信在很多人家里,都有大罐的小瓶的自制藥酒,大家都是吃飯的時候倒上一杯,既解酒癮又保健。但是就像不能隨便服藥一樣,藥酒也不能隨便喝,而且泡制過程也是有講究的。
然而,由于普通民眾缺乏相關的中醫藥知識,經常濫用一些“秘方”自制藥酒,臨床藥酒中毒病例屢屢發生。藥酒應該怎么泡?是不是人人都能喝?
藥酒的功用
藥酒作為一種具有保健、治療功效的中藥傳統制劑,其功效得到很多人的認同,好的藥酒確實可以防病治病、強身健體。藥酒按其所浸藥物作用不同,可分為內服及外用兩大類。外用藥酒多由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中藥配制而成,主要用于運動系統損傷的治療,如關節或肌腱扭傷,肌肉勞損或風濕神經痛等。
內服藥酒又分為治療和滋補兩類,治療類以治病為主,主要作用是祛風散寒、舒筋通絡等;另一類是滋補類藥酒又可分為補氣、氣血雙補及補陽三大類。非中醫專業人員根據自己的感覺是無法判斷的,一旦服用不當,該補的沒補,不該補的卻補了,反而會傷身體。
藥酒不是人人都能制
目前藥酒有藥廠配置的,也有自制的,既可內服,也可外擦,所以深受廣大觀眾喜愛。酒劑有黃酒和白酒之分,隨著提取工藝的進步,白酒逐漸成為制作酒劑的首選,《中國藥典》規定,制作酒劑必須選擇白酒,如是內服的酒劑,必須得用谷類釀造的白酒。一般制作酒劑的白酒都選擇在50度以上,酒精度數高,不僅可保持藥材的藥性,而且也可保證藥材的保質期。
藥酒的泡制不能隨意,藥材的質量、酒的度數、泡制時間、以及藥、酒兩者的比例等都是有講究的。飯店裝藥酒的罐子,常常可以看到大半罐的藥材,酒卻很少,這樣配制的藥酒其藥物成分易過量,飲用時可能中毒。有些藥酒的酒精度偏高,最高的竟達75度,這明顯是配伍不當。泡制藥酒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盲目泡制必然會留下很多安全隱患,人們如需自制藥酒。應由正規醫療機構對疾病做出明確診斷,并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使用和購買藥材,不可隨意在街邊采購中草藥,也不能隨便摘抄不了解的秘方自配藥劑,服用那些以民間偏方炮制的藥酒有極高的潛在危險,甚至可能致命。
藥酒是藥,并非人人能喝
藥酒和某些中成藥一樣,主要是用來治療某些疾病的,不同的藥酒有著不同的功效和治療范圍,還有不同的禁忌證,所以不要等同于酒來喝。不同的藥酒有不同的適用人群,絕不是人人都可以隨意喝的,它并不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靈丹妙藥。即使是滋補類的酒,也不能喝的過多,對于有治療功效的藥酒,有病時按量喝,沒病就別亂喝。大家在不了解自己身體狀況的情況下,隨意服用藥酒可能會引起不良反應和毒副作用,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我們既然已知道藥酒是“藥”不是“酒”,就應該按照中成藥服用方法來飲用藥酒。飲用藥酒時要注意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機體情況來科學的選擇藥酒;根據自己的酒量和藥酒的藥量兩個方面考慮藥酒的劑量,不宜過量,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另外需要注意以下人群不宜服用藥酒。如婦女的月經期、妊娠期、哺乳期:兒童及少年;肝炎、肝硬化、消化性潰瘍、肺結核、心功能或腎功能不全及對乙醇過敏或不能飲酒者。另外,建議服用藥物時最好不要飲酒。即便是適宜人群,也該在醫生指導下注意療程、飲用方式及劑量。(營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