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致敬醫師節】醫師楷模趙慧強 改善醫療服務在行動
2019年8月19日是第二個中國醫師節,今年中國醫師節的主題是“弘揚崇高精神,聚力健康中國”。在我院,一批批醫務工作者秉持著“服務患者無小事,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宗旨,以實際行動彰顯著“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他們善鉆研、勤思考,為提升醫院醫療質量,給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而不斷努力。
趙慧強,中共黨員,副主任醫師,我院心內科副主任,黨支部書記。他牢記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宗旨,在實際工作中認真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改善服務水平上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改善醫療環境 為患者提供規范優質服務題
作為科室副主任,趙慧強切實從患者醫療安全和滿意角度出發,協助科主任改善了西城院區導管室的醫療環境和醫療安全,提升了醫療服務質量。
趙慧強制定了嚴格的導管人員進出管理制度,以保證導管室的醫療環境更加干凈、安靜,更加有效保障了患者安全。
他加強手術談話的管理和改善,形成了規范的談話流程。要求談話的手術醫師每次做充分的交代,遇到復雜患者或有疑慮的患者他都親自做示范談話,簡明扼要地讓患者與家屬了解談話內容,增強醫患溝通。
趙慧強發現,在與冠脈造影術后擬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患者家屬進行談話時,患者家屬常常不理解醫師所說的幾支血管和狹窄程度,嚴重影響了家屬的依從性和談話效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指導團隊成員安裝和調試手術視頻,在談話中用視頻向家屬展示冠脈介入手術,讓家屬可以清楚地看到血管的狹窄情況,更了解患者的病情,因而更容易接受手術治療。
通州院區開診后,趙慧強迅速投入到新院區的醫療工作中。在管理冠心病重癥監護病房(CCU)期間,他為CCU病房制定了規范的工作流程、探視制度。按規定和患者家屬定期交代病情,突發問題隨時溝通;要求二級、三級醫師嚴格落實醫療核心制度,及時向家屬交代病情和診療方案;按規定對特殊病情的患者實施探視制度等。開診半年來,CCU共收到各種表揚5次,踏實的服務贏得了患者的信任。
首創“心腦同治”診療模式 讓診療過程化繁為簡
在趙慧強的帶領下,心內科與神經外科合作,開創“心腦同治”的診療模式,惠及冠心病患者。
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系統性疾病,許多冠心病患者常常合并缺血性腦血管病。以往這類疾病的介入診治過程十分復雜,患者大多要先在心臟內科接受心血管介入手術,再轉到神經科接受腦血管介入手術的治療。多次轉科不僅手續繁雜,而且會加重患者的痛苦,增加手術費用及住院費用,延長住院時間。
基于這種常見的情況,趙慧強和神經醫學中心的陳旭醫師通過深入討論、詳密準備,成功探索出了同臺冠狀動脈、全腦血管聯合造影術及冠狀動脈、腦血管聯合支架置入術,在北京率先開展了“心腦同治”的診療模式。
診療過程中采用兩手術同臺操作不僅有望減少或避免腦血管手術圍術期發生心梗的風險,及心血管介入圍術期發生腦梗的風險,還可以避免反復轉科的繁瑣、減輕患者的痛苦、降低手術的費用。目前,“心腦同治”已在友誼醫院通州院區開展了18例。
潛心鉆研技術 使重病患者重獲“新生”
趙慧強在工作中精益求精,他總是花大功夫去鉆研高難度技術與新技術。許多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嚴重鈣化,接受介入治療有很大困難。為此,趙慧強迅速開展和推進冠狀動脈旋磨技術在兩個院區的使用,并且已經成功地完成了多例手術。
曾有一名患者來醫院就診,他之前冠脈鈣化行介入失敗過,導致心肌缺血反復發作,患者痛苦不已。趙慧強為患者進行了非常復雜的冠脈旋磨術,成功地置入了支架,改善了患者生活質量。
趙慧強遇到的另一名患者由于鈣化導致置入的支架無法擴張而反復心絞痛。他為患者實施了支架和動脈斑塊的旋磨術,把原來置入的支架旋磨掉,重新置入支架,使患者的血管重新恢復了供血。
一名血液透析的冠心病患者來就診,該患者血管嚴重鈣化,為血液透析的冠心病患者實施支架手術風險較大,許多醫院都無法為他手術。趙慧強經過認真準備為這名患者進行了冠狀動脈旋磨術而成功置入了支架,使患者獲得了“新生”。
今年上半年,趙慧強先后完成了24例旋磨術。在科室領導支持下,他還開展了經左右心室活檢技術、無對比劑的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檢查、無對比劑的血管內超聲(IVUS)指導介入治療等新技術。
“服務患者無小事,一切以患者為中心”。趙慧強總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創建黨和政府放心、患者信任、職工幸福的科室,是趙慧強以及心內科同仁們共同的目標。在未來,心內科將砥礪前行,繼續提升醫療質量,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