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行動迅捷 配合默契 我院成功搶救103歲高齡老人
“配異丙腎上腺素溶液靜脈泵入!可拉明、洛貝林各一支靜脈推注!”在我院醫療保健中心內科病區,一連串精準而果斷的醫囑指令打破了原本的寂靜。在場的所有醫護都迅速行動起來,一場與死神的賽跑開始了......
寒露時節,一場秋雨后的北京又多了幾分涼意。傍晚17:30時許,醫療保健中心內科103歲高齡的住院患者張德勝(化名)由護工推著輪椅從樓下花園返回病房。住院期間,每天的這個時候,張老都會在醫院護工的陪伴下,坐著輪椅在院內花園遛彎。走進電梯,護工發現張老突然變得安靜,對話也沒有回應。意識到張老突發意識喪失,護工出電梯后馬上大聲呼喊起護士。聽到喊聲,幾位護士第一時間趕來查看,并迅速將張老推回病房:呼叫醫生、連接心電監護、吸氧、開放氣道吸痰......每個步驟都急速而有序的進行著。
王歡大夫迅速判斷了張老目前的狀態:呼之不應,雙側瞳孔散大,呼吸淺慢,心電示波為高度房室傳導阻滯伴竇性停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跳驟停!此刻時間就是生命,更何況是對一位103歲高齡的患者!
在精準推送了異丙腎上腺素、可拉明等藥物后,張老的呼吸逐漸趨于正常,意識也漸漸恢復,但心電顯示張老仍在間斷性地出現心跳驟停,即便心臟跳動時,頻率也異常緩慢,伴隨而來的腦缺血,還讓張老的身體出現了抽搐的癥狀。在查看病歷時,醫生看到家屬簽字單上“放棄有創搶救”幾個字赫然紙上。的確,老人已經如此高齡,高強度的有創搶救可能效果并不理想,也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但是如果不做進一步搶救,張老的狀況維持不了多久,又令人惋惜。面對這顫顫巍巍、生與死的天平,心急如焚的章岱大夫立即與張老的家屬進行了溝通,并在取得家屬的口頭同意后對他實施了比較緩和的間斷胸外按壓,竭盡全力為張老增加了生的砝碼。當晚,張老的情況稍有好轉,安全轉入了醫療保健中心CCU(心臟監護室)進行加強監護治療。
即使是正在進行積極的藥物維持治療,面對這顆早已超期服役的心臟,誰也不知道它何時、是否會徹底罷工,值班的全體醫生、護士一刻也不敢懈怠,徹夜密切關注著張老的心率、血壓等指標,及時調整著藥物治療方案,小心呵護生命之燭微弱的火苗。然而更大的挑戰還在后面......
第二天,張老的病情突然再次加重,出現了最長達10余秒的竇性停搏,并多次伴有腦缺血造成的抽搐。醫療保健中心CCU的副主任醫師王宇朋是張老住院期間的主管醫生,對老人的情況非常了解,他帶領其他幾位大夫,一面根據患者的病情隨時調整藥物,一面持續地與張老大聲交流,提高他的交感神經興奮性,并在必要時對他進行胸外按壓。醫院醫保中心主任、心血管中心主任李虹偉雖然當天在通州院區出診,也及時地遠程對張老的下一步治療進行了指示。經過多位專家充分分析和權衡利弊,大家一致認為為張老安裝永久心臟起搏器還可以給他爭取到一線生機。在取得了家屬同意后,這場與“死神”最后一搏的手術開始了。
術中,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醫師彭暉和孫志軍大夫技藝嫻熟,有條不紊,但張老在導管室由于情緒緊張,腹內壓力增高而突然出現腹股溝疝脫出,劇烈的疼痛使他開始掙扎叫喊!眼看手術無法繼續進行,王宇朋不顧射線毅然沖入導管室,在手術床旁為張老成功還納疝囊到腹中,并全程陪在張老身邊不斷安慰他的緊張情緒,看到了熟悉的大夫,老人慢慢安靜下來。大概過了一個小時,手術終于順利完成。
術后,張老在心血管中心CCU過渡一晚后平安轉回醫療保健中心CCU,情緒穩定,心電示波起搏心律與自主心律交替,生命體征平穩。
如今,在大夫準確配藥和護士的精心照料下,張老起搏器的囊袋切口愈合良好,未發生并發癥,精神狀態也很不錯。他的家人都對醫護人員當時的迅速反應和高超的治療水平表示深深的感謝。
俗話說,70不留宿、80不留飯、90不留坐,我院醫療保健中心內科暨老年醫學病房面對的患者平均年齡高達80歲以上,這些患者普遍患有多種基礎疾病,病情復雜,病情變化快,護理負荷高、難度大,但全體醫護人員不畏艱難,克服困難,與兄弟科室團結協作,為老年患者傾盡全力,不斷創造著醫學與愛的奇跡! (醫療保健中心內科 宣傳中心)
上一篇: 我院通州院區開設國際醫療病房
下一篇: 我院開設“全科醫學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