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援鄂醫療隊護士長戰“疫”日記:在疫情面前,我們不會退縮!
戴口罩與摘掉口罩的吳正芳
“時隔17年我又一次穿上這身白色的戰衣!17年前進入非典一線病房時,我還是個未滿30歲的年輕母親。如今我已是過了不惑之年的中年人。。。”北京友誼醫院感染科主管護師吳正芳的手機備忘錄里,有這樣一段日記,寫自她到武漢的第4天,1月30日。
1月27日,在接到緊急通知后,友誼醫院組織13名隊員在兩個小時內完成集結,與北京醫療隊其他成員一起奔赴武漢。當吳正芳收拾好行李準備出門的時候,兒子跟愛人都哭了,但她沒有絲毫的猶豫。
1月29日,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吳正芳臨危受命,擔任護士長,帶領18名護士開了第一個病區,成為了第一批進入隔離病房的隊員。
吳正芳帶領自己的“戰友”進入隔離病房
轉眼已經是醫療隊來到武漢的第22天,這些日子病區連傳喜訊,已經有8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這其中都有吳正芳等護士們的汗馬功勞。
吳正芳與同事在隔離病房內工作
護士們是跟病人接觸最頻繁的,每次上班,他們穿著防護服隔離衣,帶著兩三層口罩,交流溝通幾本靠喊。
吳正芳(右1)正在穿防護服隔離衣
呼吸不暢,護目鏡起霧甚至滴水,很快就令吳正芳汗流浹背、頭昏腦脹,喉嚨沙啞。但她從沒喊過一句苦,“我是護士長,別的護士都看著我呢!我要以身作則。”
吳正芳在隔離病房內準備為患者打針
北京醫療隊負責的病區床位幾乎一直處于飽和狀態,護理任務不算輕松。給患者量體溫、打點滴、發藥喂藥、清理身體,甚至端屎端尿……每天枯燥而危險的工作,吳正芳總是做得穩穩當當、有條不紊。
吳正芳為患者測量體溫
她還一直堅持在工作的同時與患者聊天,“阿姨,您今天感覺身體怎么樣?”“今天感覺還可以!”“您繼續加油,早日康復啊!”“謝謝你們。我們早一點回到家人身邊,你們也早一點回家!”
用愛心和耐心對待每一位患者
因為隔離病房內被病毒污染,里面的醫護人員不能去上廁所,所以大家都提前半天禁水禁食。走出隔離區后也不是立即放松下來,而是立即要洗一次半小時以上的澡,防止身上攜帶病毒。
結束了一個班次的工作,吳正芳臉上勒痕累累
回到住地后再次洗澡,之后才是休息時間。吳正芳終于喝上了當天的第一口水,吃上了第一口飯——一碗泡面。
也只是在這時,她才有時間想起自己的家人。“兒子今年高三,我心里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他。這次上前線對他應該也是一個觸動,他好像一下子長大了。兒子跟我說以后也要當一名醫生,以我為榜樣,在需要時候第一時間沖上前線,他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事。”
吳正芳利用休息時間跟護士們開討論會,總結護理經驗
為了醫護人員的職責,為了家人的期待,45歲的吳正芳堅持著。
北京醫療隊員們冒雨撐傘去上班
在她一篇日記的結尾寫道:“不得不服老,四十多歲的體力真的是跟當年無法比了!但是作為護士長,作為黨員,作為一名護士,我知道我的使命,知道我身上的責任,在疫情面前,我們不會退縮!”
正如這張照片上的話,讓我們祝福這群最美的白衣天使:
征戰一線,最美逆行;
共度時艱,平安歸來。
文字:景一鳴 王雅賢
攝影:和冠欣
編輯:和冠欣
監制:李繼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