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抗“疫”手記】當年因SARS,進醫學院;今天因新冠肺炎,進發熱門診
2月初,我所在的科室接到了通知,需要選出一位大夫前往醫院的發熱門診進行為期14天的支援,我作為科室里的年輕黨員,第一個報了名。回想起17年前,還是高一學生的我,由于那年的“非典”疫情,對醫護人員增添了許多崇拜,也對醫生這個職業充滿了向往,于是后來我毅然決然地在填報志愿時報考了北大醫學系。如今我終于可以學著前輩的樣子,在抗“疫”一線實現17年前的夢想了。
得知我要上前線,家里人都非常支持。為了更加方便地穿脫防護服和自我清潔,愛人還親自幫我剃了個板寸。三歲的寶寶見了我好奇地問:“媽媽為什么變成男孩子了?”我對寶寶說:“媽媽要去打病毒這個‘壞蛋’,所以化妝成了男孩子,過一陣就能變回來啦”,他似懂非懂地跑回屋,拿出來了一個兔耳朵帽子交到我手上,“那媽媽回家的時候帶上她,就又能變回漂亮的女孩子了!”
經過規范培訓,在愛人生日這天,我沒顧得上為他過生日,就開始了支援發熱門診的工作。醫生是整個發熱門診梯隊的一份子,我們在發熱門診的主要工作是對就診患者進行診治,對留觀患者進行查房,對所有患者進行甲、乙型流感咽拭子或新冠病毒咽拭子的取樣。因為呼吸道病原體取樣的關鍵點是要深、要轉、要取細胞,操作中患者需要摘掉口罩張嘴,并可能會受到咽部刺激而出現惡心、嗆咳甚至嘔吐的狀況,此時我和戰友們會直接面對這些撲面而來的病毒,但為了不漏診,無論取樣多困難,我們的操作都要保證嚴格、到位。
每組醫生需要上崗持續4個小時,之后休息12個小時,再次上崗,依此循環。在休息時間里,我們要穿脫防護服、清潔、洗漱、吃飯,還得抓緊睡覺,正常的作息都被打亂了,但為了更好的投入工作,每個人都努力地在休息期間盡快的進行調整。每次輪值前,我都會和同組戰友相互監督防護服穿著是否合格、細節是否到位。由于長時間佩戴N95口罩,我的鼻梁被口罩上的金屬條壓出了傷痕,但即便再疼,也要將口罩壓緊壓牢,這不僅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他人。輪值期間我趕上了生理期,身體的不適加上長時間的工作,讓我偶爾會感到頭暈、惡心和呼吸困難,這時,我就趕緊調整呼吸,緩2分鐘,然后繼續投入到工作中。
回想這14天時光,有很多令我難以忘懷的畫面:
一個小男孩,發燒了來就診,我邊給他做檢查邊不斷安撫他的緊張情緒。排除了新冠病毒感染后,小男孩很感激,他說;“趙大夫,您真好,以后見!”我對他說:“不,希望你健健康康,以后別在醫院相見了!”
一位老大爺,看過病后,望著醫務人員里三層外三層的防護服,對我們說:“你們還是穿的太少了,這不行啊!”我知道,這是他對醫務人員的關切和對我們安全的擔憂。
一位阿姨在做檢查后,走到每個屋子深鞠一躬,對著每個屋子里的醫務人員都說了一句:“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
這些畫面都令我非常感動。結束了14天的發熱門診輪值工作,我們還需要在醫院安排的隔離區生活14天。在進入隔離生活區的第一天,醫院謝苗榮副院長還給我們送來了院黨委和工會的親切慰問,讓大家感受到了來自方方面面的關懷。
我只是醫院輪值發熱門診的一員,只是全國醫務工作者中平凡的一份子。雖然在發熱門診的支援工作比較辛苦,雖然1個月不能見到孩子和家人,但我覺得值得!我也為17年前就下決心要報考醫學院并成為了一名醫生而感到自豪。 (皮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