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戰“疫”故事】以白衣作戰袍,把病房當戰場,他們用生命守護抗“疫”防線
2020年的春節是不尋常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播使人們的心頭籠罩上一層陰影。面對疫情,千千萬萬的醫護人員沖到了一線。
2月4日,來自不同科室的10名護士組成的第二批醫療小隊護理團隊進入了發熱門診。如果說抗擊疫情是一場戰役,那么醫院里的發熱門診就是阻止戰火蔓延的第一道防線。醫療小隊成員在進入一線后立即投入工作,積極行動,在發熱門診篩查崗位完成對患者的預檢分診。他們在接診每一位患者時,都會耐心詳細地詢問并記錄患者的外出史,接觸史,是否接觸發熱病人等信息,力爭不漏篩、錯篩一名患者,嚴守發熱門診的防線。
除了在篩查崗位對患者進行預檢分診,隊員們還要完成隔離病房的護理工作。隔離病房的患者病情較重,許多患者都是八九十歲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護理工作量十分大。而隊員們身上的防護裝備,更是為護理工作增添了很大的難度,兩層防護服、一層隔離衣、兩層醫用橡膠手套、兩層醫用防護口罩、一個護目鏡,穿戴好層層裝備后,用不了10分鐘,隊員們就滿頭大汗,眼鏡護目鏡前朦朧一片。像留置套管針、輸液這種在平時輕松可以完成的工作,需要集中100倍的注意力才能順利完成,工作難度更是可想而知。面對困難,隊員們迎難而上,努力拼搏,高質量地完成了每一項工作。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惜放棄自己寶貴的休息時間。在對一位心衰的高齡患者搶救時,王艷和李昊舍棄下夜班后的休息時間,積極主動到隔離病房參加搶救,使老人轉危為安,等下了班之后他們才發現里面所穿的分體衣已經濕透。
在對患者進行疾病護理的同時,隊員們還很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隊員們運用專業知識及經驗,對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和預判,與醫生團隊配合,使重癥患者在隔離篩查期間得到有效的救治及心理上的安慰。隊員們經常在工作空閑時和患者聊天談心,“沒事的,會好起來的”這句簡單的話說了無數遍,既是對焦慮患者的安慰,也是對自己的一種鼓勵。
在經歷了連續多日超負荷工作后,隊員們的鼻梁及臉頰被口罩和護目鏡壓出了血痕。但無論是深深的壓痕、還是身體上疲憊,都無法阻擋他們戰勝疫情的決心:閆寶書、張雪飛、逯珊、王艷作為隊中的“老同志”,在困難面前始終沖在前面,在工作上、生活上照顧好這些弟弟妹妹們;馬壯、呂萌、丁卓、李昊這些“90后”們學著前輩們的樣子,承擔重任。在后方,隊員們的家人們都給予了他們極大地支持:趙夢雅的孩子剛一歲七個月大,但為了履行自己的使命,她毅然來到了前線。閆寶書和張雪飛的情況相似,她們的家里都有兩個年幼的孩子,來到前線后,照顧孩子的重擔就落在了家人的頭上,不過好在家人十分支持她們的工作,也正是家人的支持讓她們能夠踏實放心。苗婷在前線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生日,雖然沒有家人的陪伴,但她知道家人的鼓勵與支持會一直陪伴著她。
2003年“非典”的時候,他們是被保護的一代,前輩們將懵懂的他們護于傘下。如今他們成為了人民生命的守護者。他們像前輩們一樣,以所學、盡所能,踐行初心、勇擔使命,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在他們眼中,白衣不僅是戰袍,更是責任,是期盼,是黨和人民群眾的重托!相信只要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在黨的領導下,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共克時艱,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
愿每一位英雄的付出都有結果,愿每天能得到好的消息!愿疫情早日散去,春暖花開!
(腫瘤科 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