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戰“疫”故事】15天的逆行 給予她無盡的力量與勇氣
我仿佛看到……
“我仿佛看到歸來的吉祥鳥瑞鶴,盤旋在古老的黃鶴樓上空,為武漢喝彩!我仿佛聽到伯牙琴臺打破了千年的寧靜,奏響了久違的高山流水的琴聲,為中國加油!”
2020年春節,節日的高光和病毒的陰影交織在一起,光明與黑暗交纏,我們的情緒也如過山車般,時而陷入恐懼、焦慮,時而陷入溫暖、感動。在北京友誼醫院,數百名醫護人員奔赴抗“疫”一線,成為最美“逆行者”。劉洪陽就是我們身邊的一名平凡又偉大的“逆行”天使。
今年是她成為心血管中心護士的第六年。經過一天培訓,2月4日,在我院通州院區發熱門診,劉洪陽正式上崗。她每天的工作內容是對發熱患者進行篩查以及對疑似患者隔離期間的生活進行護理。每天需要提前半小時到發熱門診換好防護裝備,嚴密武裝,進入工作區域開始工作。一旦進入工作區域,就要連續5個小時的工作。
篩查工作非常重要,5個小時劉洪陽需要一直聚精會神,不敢有一絲怠慢,生怕有遺漏的地方。身穿著厚厚防護裝備的她,會時常感覺悶熱,透不過氣來,即便如此,她仍像一只急速運轉的陀螺一樣,不停地與疑似患者進行溝通,穿梭在留觀室照顧病人。每當一天的工作結束,疲憊和困倦同時襲來,有時還會伴有因缺氧所致的頭暈和惡心感。穿上防護服后不方便上廁所,她說:“剛開始沒注意,上班前喝水了,憋了兩次尿后就不敢再喝水了。穿上防護服之前會提前兩個小時不喝水。”連續15天,她天天如此。
在這15天內令她印象最深刻的事,就是遇到的疑似患者中有一位哺乳期媽媽。因為有發熱癥狀,她不能給9個月大的孩子喂奶。來醫院時已經是晚上七點多了,因為沒有備奶,孩子還沒有吃飯。當得知這一情況后,劉洪陽馬上請保安聯系小賣部看看有沒有奶粉,同時上報護士長聯系其他科室請求幫助。最后,終于從兒科借到三瓶奶,小寶寶才吃上了晚飯。之后她又趕緊安排兩個大人吃飯,等看到他們一家三口吃上晚飯的時候,她才放下心來。
在這15天中她也曾擔心害怕過,畢竟新冠病毒感染性強,而她需要頻繁的與疑似患者密切接觸。但同時,這不平凡的15天帶給了她從未有過的體驗,給予了她無限的力量去面對未來生活中的困難。能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為祖國和人民做出一點貢獻,她感到特別驕傲和自豪。她一直在經歷,一直在體驗,也一直在成長。
面對突如其來疫情,醫務工作者勇于涉險,逆向而行。與全國奮斗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同仁們,以及全國人民同心協力,一起用平凡的力量和愛,燃燒自己,努力發光,抵抗病魔。以人民的健康為己任,把誓言化為力量,讓歡聚不再是企盼,讓陽光再次灑滿中華大地。(許 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