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致敬醫師節】守初心沖鋒在前 踐使命責任在肩
不畏艱險無私奉獻,
他們踏上雪域高原踐行初心使命;
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他們奔赴千里之外完成最美逆行;
同心協力眾志成城,
他們堅守抗疫一線筑起鋼鐵長城;
他們就是醫師,一群用生命守護生命的人。
2020年8月19日是第三個中國醫師節,今年中國醫師節的主題是“弘揚抗疫精神,護佑人民健康”。對廣大醫務工作者來說,身處的崗位就是他們揮灑熱血的戰場,他們秉承著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創造了無數個生命的奇跡。讓我們向所有的醫師們致敬,向生命致敬!
“今天湖北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當地外防輸出、內防擴散,全力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剛剛結束通州院區的工作,齊文杰正在前往西城院區的路上,聽著車內廣播的新聞,看著窗外的萬家燈火,齊文杰知道這個除夕夜又無法與家人一起度過了。作為感染專家,在工作中度過節日對她來說并不陌生,而今年的這個春節卻有些不一般,往日繁華的大街寧靜得令人不安,空氣中仿佛彌漫著戰“疫”前的緊張氣息。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醫院發熱門診成了前方哨點,感染人變身為戰場上的先鋒戰士。在醫院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整體部署下,發熱門診與隔離病房的工作迅速、有序開展起來。作為我院感染內科主任,中共黨員,齊文杰清楚自己肩上的重擔。為了將發熱門診鑄造成一道功不可摧的“城墻”,她付出了不懈的努力,默默堅守無私奉獻,留下最美逆行背影。
肩負重任,全力以赴守護全院哨點
早上7:00,齊文杰就來到科里,開始一天繁忙的工作?!?span style="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Calibri;">996”工作制讓很多上班族苦不堪言,然而對齊文杰來說,“007”(早上0點到晚上0點,一周工作7天)的生活她已習以為常。24小時開機、隨時呼叫、周末無休、幾天不回家,這樣的忙碌生活,已成為了她半年來疫情防控的“常態”。
1月20日起,我院正式吹響了戰斗的號角。感染科發熱門診作為迎戰新冠肺炎病毒的前沿陣地,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建立隔離病房、改造發熱門診、關閉感染病房安置患者、人員調配、院感培訓……時間緊、任務急,齊文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累了就在辦公室里休息,醒了就繼續工作。齊文杰說:“要說不累是假,但是我的肩上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庇兴偅剖裔t務人員們就像吃了一顆定心丸:“只要有主任在,我們就很安心。”
“主任,您看這位患者的CT圖好像狀況不太好,是否有‘新冠’的可能?”
“主任,這是新版患者流行病學登記表,您看是否還需要完善?”
“主任,第十一批支援名單已經確定了,您看需要作何調整?”
……
一上午,齊文杰的手機鈴聲就沒有停過,她耐心地對同事們的問題進行著解答。從患者診療、醫療流程梳理再到人員調配,齊文杰的工作關乎到發熱患者就診中的每個細節。此前,感染科大多接觸的都是一些常見的傳染病,主任的日常工作多集中于常規的查房、感染科門診與發熱門診科室管理、科研與教學工作,臨床部分主要是針對疑難危重癥患者的救治,但是現在卻有很大不同。所有的工作都圍繞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行:統籌協調兩個院區發熱門診、隔離病房的大小事宜,處理診療中遇到的各種突發情況。齊文杰說:“我們相當于是全院防控的前哨。如果我們的工作做不細,防護不到位,就有可能造成難以挽救的后果,所以我們必須要做到‘無誤診,無漏診’。”“無誤診,無漏診”六字是齊文杰對自己,也是對整個感染科的要求。
全院來援,精兵強將助力一線抗“疫”
疫情之初,院黨委便發出號召,各科室選派業務骨干支援發熱門診。第一時間,各科室醫務人員紛紛主動請纓,微信工作群里,請戰書絡繹不絕地傳來。最終經過篩選,由心內科、腫瘤科、神經內科等多科室的醫務人員組成了發熱門診第一梯隊,在經過醫院組織的感控處、醫務處等培訓后,投入到緊張的篩查工作中。與此同時,還有三個梯隊在“備戰”……各科室的精兵強將在這里集結。
齊文杰說:“來支援我們的都是各科的業務骨干,大家的專業能力,奉獻精神都很好,真的對我們是很大的幫助,很鼓舞我們?!笔艿饺旱膽腥救藗兏蓜攀悖蠹引R心協力,構筑出一道堅實的防線。
齊文杰一直強調,保證醫護人員“零感染”是工作的底線。嚴格的防護離不開醫院感控部門的支持,齊文杰說:“醫院對我們的扶持力度很大,特別是醫院感控部門,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痹谖錆h剛發現疫情時起,感控處就與齊文杰密切聯系,提高防護級別,保證防護裝備充足,指導醫護人員嚴密防護,在救治患者的同時確保醫護人員的安全。
半年來,醫院共抽調了來自33個臨床科室的600多位醫護人員分12批支援發熱門診,保障了發熱門診成為醫院疫情防控的堅強屏障。
團結一致,不畏艱險勇闖難關
抗“疫”的戰場上,感染科的的醫務人員們勇于拼搏,不懈奮斗。6月中旬,發生了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這次的形勢較之前更為嚴峻。不過,感染內科已經做好了充足的人力、物力準備。
王鶴是隔離病房的二線醫生,6月13日起,3天的時間里他沒離開過隔離病房,沒日沒夜地奮斗在工作崗位上。困了就在休息間瞇一會兒,只要有電話打來,他就及時進入工作模式,在第一時間解決各項醫療問題
主任醫師胡嵐與主管護師吳正芳在1月底奔赴武漢支援,在抗擊新冠疫情的最前線奮戰65天,5月回院上班后她們立即再次投入抗擊疫情的前線中。目前,胡嵐正作為隔離病房的三線醫師管理三個隔離病房的日常工作及患者的診治。
感染內科的護士承擔門診核酸采集工作,每天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工作8個小時,病人多的時候中午都只能輪班吃飯沒有休息時間又開始下午的工作,日采集量最多的一天達到1750多人次。
……
在齊文杰的帶領下,面對6月發生的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感染科的醫務人員們沉著應對,團結協作、齊心協力,不怕苦、不怕累,高效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保證了正常診療秩序地進行。齊文杰說:“雖然感覺很辛苦,但是我們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我們離勝利又進了一步?!?/span>
用心診療,為患者送去溫暖
齊文杰在工作中雷厲風行,而面對患者時,她又展現了自己柔情的一面,用耐心、溫馨、關心化作一顆真心,帶領科室成員全心全意地為患者服務。她總是囑咐科里的同事們要把患者當家人看待,讓患者在冰冷的病房體會到家的溫暖?!按蟛糠值幕颊叨际呛芾斫馕覀兊墓ぷ?,不過偶爾也會有患者不理解的時候,這時候還需要我們進行耐心勸導?!痹浻幸晃换颊呔芙^配合隔離治療,要求出院,大家苦口婆心地勸導了一下午,患者才暫時同意留下來。之后的幾天里,感染科的醫務人員每天輪流給患者做思想工作,花費了很大的精力,才讓患者愿意安心接受治療。“其實我們這么做也是對他的安全負責,我們多解釋,多溝通,也希望患者能多一些理解與支持吧。
“在我高燒昏睡的眼中,飄來了白衣天使,每日都面臨著危險,但從早到晚任勞任怨……”一位患者在出院時將這封感謝信交到了齊文杰手中。讀到信中的內容,齊文杰的眼角濕潤了:“每當看到患者可以順利出院,可以看到家人,我就感到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而提到自己的家人,齊文杰笑笑說:“我丈夫對我的工作還是很支持的,可能是他也比較習慣這種工作狀態了?!?span id="eeee844e0eee" class="Key_Box" onmouseover="pop_upLayerByUrl_Load(this,'/PartialView/_BaseDoctor/_AjaxGet/1187')" onmouseout="pop_upLayerByUrl_Hide(this)">齊文杰的公公婆婆也是醫生,她的愛人對醫護人員的工作狀態十分適應,對于醫生沒日沒夜的工作情況很理解。疫情期間,家人的支持給了齊文杰源源不斷的動力。
夜幕降臨,齊文杰辦公室的燈光還亮著,一個忙碌的夜晚又開始了。窗外傳來汽車的鳴笛聲,街上又變得熙熙攘攘,不時還能聽到孩子們的歡笑聲,那個充滿煙火氣的北京又回來了……(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