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城市副中心首例達芬奇機器人手術在我院順利完成
9月24日,我院副院長、普外中心主任張忠濤教授帶領減重代謝團隊在醫院通州院區使用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順利為一名患者進行了袖狀胃切除加膽囊切除術。手術全程3個小時,患者術后恢復良好,預計術后第三天即可出院。這是在城市副中心開展的首例達芬奇機器人手術。
這位38歲的女性患者多年來飽受肥胖困擾,還因此患上了高尿酸血癥和脂肪肝,肥胖不僅給她的生活帶來了不便,更嚴重影響了她的身體健康。此前,她也曾嘗試過多種減肥手段,均不見成效,十分痛苦的她來到我院尋求張忠濤教授減重代謝團隊的幫助。
24日下午,張忠濤教授坐在位于手術室無菌區外的控制臺前,操控著機器人進行手術。他用雙手操作兩個主控制器,用腳通過腳踏板來控制器械和一個三維高清內窺鏡。三維高清內窺鏡與傳統手術中醫生佩戴的立體目鏡作用相同,可以清晰看到手術近程。唯一的不同是,機器人的“眼睛”相比人眼更加清晰,成像系統的畫面也更加立體清楚。手術過程中,機械臂系統可以根據情況調整角度和高度,其他手術器械尖端與外科醫生的雙手同步運動。
我院普外中心副主任醫師劉洋介紹:“機器人手術相比傳統手術,具有更加精準、出血量少、患者恢復更快的優點。但手術機器人還是由醫生進行操作,目的不是替代醫生,而是幫助醫生更好地開展手術。”
機器人手術是微創外科的發展方向之一,采用最先進的主-仆式遠距離操作模式,靈活的“內腕”可消除醫生手的顫抖,特有的三維立體成像系統能將手術視野放大15倍,大大提高了手術的精確性和平穩性。
我院(通州院區)引進的第四代“達芬奇Xi”機器人系統是城市副中心的首臺達芬奇機器人系統。我院在多院區同質化協同發展的基礎上,強化了通州院區服務副中心、作為疑難危重疾病診療中心和健康管理中心的功能定位,發揮大型綜合醫院的實力優勢,著力提高疑難雜癥及急危重癥的診治水平和能力,快速提升了城市副中心的醫療服務能力。(通州綜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