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北京小湯山醫院接收境外人員陸續出院 致謝醫護人員(2020.03.22 BTV 中國新聞網)
北京小湯山醫院。圖為新建病房采用五種明亮色彩,最大限度體現人文精神,為入住人員營造“家”的氛圍。 北京小湯山醫院供圖
中新網北京3月22日電 (靳曉方 杜燕)“謝謝你們無微不至的看護,讓我感受到了祖國和家的溫暖。”“XIE XIE!YOU GUYS ARE THE REAL HEROS!”從北京小湯山醫院3月16日正式接收境外來(返)京人員中需篩查人員、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及輕型、普通型確診患者至今,第一、二批境外進京人員已陸續出院,各病區醫務人員收到了許多圖文并茂的感謝信。
不同于17年前的匆忙上陣,此次重啟的北京小湯山醫院籌建工作始終井然有序,新建病房一改往日建筑單調色,采用五種明亮色彩,加入數字醒目標識,特別的隱形窗戶、陽光連廊等設計,最大限度體現人文精神為入住人員營造“家”的氛圍。
3月16日正式啟用當天,晚7時許第一批境外進京人員由首都機場轉送至小湯山醫院新建病區。
“歡迎回家”是出現在小湯山醫院最多的詞匯。醫務人員接收入境者的第一句話就是“您好,歡迎回家”,而每個病區的第一個入口也都醒目地貼著“歡迎回家”,就連醫護人員的隔離服上也寫著“歡迎回家”,以緩解他們的情緒。
醫院不僅有單間房,還有雙人間,帶孩子、老人或者夫妻均可方便居住。每個房間還配備無線網絡、有線電視、獨立衛浴、可視呼叫屏、熱水壺等。
北京小湯山醫院里“歡迎回家”是出現最多的詞匯。 北京小湯山醫院供圖
北京小湯山醫院專班組護理負責人、北京友誼醫院護理部主任駱金鎧表示,希望每一名海外歸來的人在這里有回家的感覺。
她說,很多旅客經過長途飛行,到達后很疲憊,有些人甚至出現低血糖。為了讓他們填飽肚子,護士們會與超市聯系,實現安全、無接觸送餐。
“我們一直在優化流程,從啟用到現在已經修改了八次。”駱金鎧介紹,目前白天兩次送貨改為按需送貨,晚上到來的旅客也有了保障。按照客人的需求一共開發了四套套餐,不僅有食物、水、洗漱用具、充電器等,連紙尿褲、衛生巾等也準備齊全,一些客人看到套餐里有方便面、火腿腸,還開玩笑說:“終于能吃到祖國的方便面了。”
為了方便外籍旅客,每一個房間張貼中英文雙語海報和圖文并茂的小看板,病區里的工作手機下載了語言翻譯軟件,醫院還為外籍旅客提供中餐、西餐結合的套餐選擇等。
駱金鎧常對護士們說:“現在你們就是‘大管家’,要為他們解決難題,排除憂慮。”
這些奔波的歸鄉人稍事安頓下來,駱金鎧和集結在這里的、來自北京市21家市屬醫院的上千醫務人員,用精專的技術給旅客快速的篩查判斷和精準的醫療救治。
來自北京宣武醫院檢驗科的田德全于3月12日就已到達小湯山醫院,投入到質控及盲樣檢測等工作中,經常忙碌到半夜12點。
正式接收入境人員之后,從核酸提取、試劑配置、上機擴增到最后結果分析,至少用五六個小時,尤其核酸提取、核酸擴增兩大步驟充滿危險。田德全說,每一步都要做到精、準、穩,否則形成氣溶膠,會給自己帶來更高風險,而污染安全柜內的其他標本,則會導致樣本之間交叉污染形成“假陽性”。
據介紹,小湯山醫院CT診斷采用AI技術,可協助醫生快速發現病變,并進行量化分析,快速提升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篩查效率。北京同仁醫院放射科主任醫師常青林、主管技師康天良分別參與CT診斷和檢查工作,他們用“火眼金睛”,助推臨床精準診療。
護士們也閑不下來。每個病區首次接收入境人員,駱金鎧都會帶著護理部成員分散到病區,以老帶新,逐一指導每個工作細節。
北京小湯山醫院各病區醫務人員收到了許多圖文并茂的感謝信。 北京小湯山醫院供圖
護理組還根據救治需求,結合各家醫院特色成立了專業小組,如北京佑安醫院護士分散至各個病區,幫助病區加強院感把控;為了更好地照顧兒童,北京兒童醫院及首都兒科研究所成立小兒靜脈采血、輸液的團隊,各病區有需要可隨時提供醫療服務;中醫醫院護士則指導境外人員們做八段錦和呼吸操,提高身體機能;北京安定醫院、回龍觀醫院的護士發揮心理護理的特長,成為大家的“安慰劑”。
境外疫情不斷蔓延,北京疫情輸入風險持續增加,重啟的北京小湯山醫院“肩負重任”。
截至3月21日24時,北京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97例,已經治愈出院病例7例。
“謝謝這幾天的照顧,大家又溫柔又專業,在這個敏感時期,你們衣服上的‘歡迎回家’讓人溫暖,有你們‘守住國門’,防范境外輸入病例發酵,讓人安心。”一位入境人員如是說。
“感謝你們在我們回國時,讓在異國他鄉學習、工作、漂泊的我們感受到祖國的溫暖。在全球疫情蔓延的情況下擁有堅實后盾的我們,不再擔驚受怕。”一位回國人員寫下感謝信。
看著一封封感謝信,駱金鎧表示,“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