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黨員戰斗在“疫”線】(二十五)(2020.04.13 衛計先鋒微信公眾號)
烏海市人民醫院
謝聃,中央組織部“第20批博士服務團成員”,于今年年初被派往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人民醫院任副院長工作,掛職時間1年。抵達烏海后,分管科研教學及臨床工作的她馬上接手了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的申報工作,因時間緊任務急,經過與醫院科技處的同志們一起加班加點,在短短3天時間內順利完成了2項自然基金的申報。使醫院的標書參報數由原來的2份瞬間增長了一倍。
臨近春節,新冠肺炎突然在全國爆發,此時恰逢在老家探親休假,心急如焚的她在航班恢復后迅速趕回烏海投身抗疫工作。為了解決疫情期間心腦血管病等慢病患者就診難的問題,她充分利用自身專業優勢,積極開通人民健康合作平臺——好大夫線上遠程專家就診,為患者提供在線醫療診治。并積極參加丁香園等醫學專業網站的防疫辟謠工作,做到醫學專業辟謠。疫情初期,國內防疫物資極度緊缺,尤其是醫院的醫護專用防護服,護目鏡及口罩等急需,她緊急聯絡全國社會團體及紅十字會等機構提供對口支援。通過聯系內蒙古其他博士服務團成員及海外華人醫學人士,最終為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集體捐贈愛心資金2.3萬元(自己捐贈2000元),并在短時間內為烏海市人民醫院及北京友誼醫院李桓英基金捐贈護目鏡400副,醫用N95口罩400支。結合自身海外留學經歷,積極聯絡海外華人,多方協助政府在海外采購醫療資源緩解國內醫用物資缺口,分別從德國、埃及及日本采購醫用N95口罩共8萬支運回國內。同時,積極做好首都醫療資源與烏海市醫療的橋梁工作,及時將北京地壇醫院及友誼醫院的最新疫情防控資料及時傳達給烏海市人民醫院,結合當地疫情特點參與修改制定了新冠肺炎多版診療指南,醫院管理手冊,防控流程及隔離方案等急需材料。還帶領烏海市人民醫院科研團隊,在疫情期間積極申報自治區科技廳及烏海市新冠肺炎相關科研課題,提交科研計劃兩項:1.內蒙古自治區地區新冠肺炎高危人群及感染人群免疫力評估。2.烏海地區新冠肺炎患者篩查與診斷中肺部CT的應用。并聯合原單位科研平臺,完成自治區《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的成果轉化類項目申報,申報資金100萬元,已順利通過烏海市科技局的審批推送至自治區參評。項目如能成功獲批,將為醫院科研成果轉化平臺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為實現醫院的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優渥的支撐。近期,隨著疫情在烏海地區的逐漸緩和,醫院開放了她的每周三專家門診,平均每日就診人次60余人,為烏海地區腦血管病的診治注入了新鮮血液。
疫情期間,謝聃曾反復多次向醫院及衛健委、市組織部提出申請,自愿參加赴鄂醫療隊奔赴抗疫最前線,然而因崗位匹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此次自治區緊急通知,招募醫療隊馳援呼和浩特國際機場,為首都完成國際航班分流任務,她在第一時間再次報名,并非常幸運的被選派為烏海市馳援呼市醫療隊領隊。重任在肩,謝聃將始終以一名黨員,一名醫務工作者,一名掛職干部的身份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防護知識嚴格完成各級培訓,守護好祖國的國門,保護好每一位隊員,順利完成防疫工作,不辜負黨和人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