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友誼故事】耐心、貼心、細心 小小的舉動暖人心
前陣子,82歲高齡的張阿姨在我院(通州院區)婦產科做了宮腔鏡手術,手術很順利。出院時,由于子女工作忙,無法來醫院接她,張阿姨便決定自行回養老院。婦產科護士趙海琳聽聞,不放心老人自己行動,不僅主動為張阿姨收拾行李,還熱心地幫她叫車、送她上車,這一舉動也讓張阿姨的心里倍感溫暖。隨行的一名護理員還細心地用手機拍下這一幕,記錄了這醫患友愛的瞬間。
醫院日常的護理工作十分忙碌,特別是主管病房的責任護士。每一名責任護士每日需要負責護理至少3個病房8名以上的患者,幾乎一刻都不得停歇,1床喊完換液,3床喊著打針,呼叫的鈴聲一聲接著一聲,婦產科趙海琳就是這樣一名忙碌的主管護士......張阿姨出院的這天,她的孩子們都非常忙,無法抽身來接她,張阿姨也不想打擾孩子們的正常工作節奏,給子女增添負擔便決定打車回養老院。奈何她不熟悉打車軟件操作,拄著拐還要拿著行李很不方便。
得知情況的趙海琳馬上幫著張阿姨收拾起了行李,并幫助張阿姨用手機約了出租車。在與同組護士仔細交接好其他患者的情況后,她帶著保持暢通的手機,護送著張阿姨出了病房。只見趙海琳左手拿著一個大大的行李包,右手拎著透明的塑料袋,時不時回頭看看張阿姨跟上沒,嘴上還大聲的提醒著“慢點走,留神腳下,不著急!”
趙海琳平日里是個少言寡語的護士,即使和很熟悉的同事一起“侃大山”,言辭也是很簡練的。但是叮囑患者,她從不吝嗇言語。“回養老院有人接您嗎?……哦,有人接呀,他們從哪接您呀?……司機能把車開進大門嗎?……您知道那邊電話嗎?可得記著提前給他們打電話,別大熱天的在外面等太久,剛做完手術,得注意身體呀!……哦,好好,那我就放心了。”路上,她操心地一遍遍詢問著張阿姨。
走到醫院北門,趙海琳還耐心地教張阿姨如何使用手機軟件確定車輛位置,直到出租車來了將曹大娘送上車,她還反復叮囑司機一定平穩駕駛。隔著車窗,張阿姨向趙海琳揮手道別,趙海琳也笑著點點頭,用眼神目送著出租車遠去,就像女兒在送自家老人一樣。
同行的護理員拍下的這一張張照片,記錄的是醫護人員的耐心、貼心、細心,是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信心、信賴,更代表著醫患之的友愛、友善、友好。未來,醫院全體醫護也將繼續保持著這顆為患者服務的初心,增進患者獲得感,為醫患和睦做出貢獻。(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