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
【學黨史悟思想】優秀征文 十年檢驗人 親歷檢驗工作大變革
為從黨的百年偉大奮斗歷程中汲取繼續前進的智慧和力量,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5月中旬,我院黨委辦公室和工會聯合舉辦了“學黨史明院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友誼精神”主題征文大賽。在眾多參賽稿件中,不乏大量優秀的作品,現節選部分獲獎作品進行展示:
十年檢驗人 親歷檢驗工作大變革
百年風雨歷程,百年砥礪前行,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史書寫成了一部厚重的黨史。通過學習黨史,結合檢驗工作這些年的變革,我們深深感受到在黨領導下醫療工作以人民為中心,勇于攻堅克難勇于創新求實的精神。
我參加工作至今整10年,回顧參加工作時的情景,結合現在工作的情況,十年之間變化巨大。
工作量的顯著提升,檢驗項目的顯著擴展
十年前,檢驗科的工作量以生化組為例,日均工作量在1000樣本左右,現在的日均工作量西城院區生化免疫組可以達到3000-4000例,通州院區可以達到1000-1500例。工作量的顯著增加是因為門診量的巨大變化,也說明了患者更加信賴友誼醫院的診療水平和服務水平,更加傾向于到友誼醫院就診。隨著通州院區的投入使用,為副中心及周邊的群眾提供了便利。
“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實踐活動一直貫穿于檢驗工作的變革中。隨著檢驗儀器和技術的發展,一體機、流水線等大型設備的使用,檢驗工作圍繞著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沒有改變。在院黨委和行政部門的直接領導下,檢驗科推出了“一管血”和“即時抽血”項目,患者和臨床醫護的直觀感受是采血量減少了,采血時間更加靈活,這背后是檢驗人員篩選各種項目,做好各種項目組合,整理各個項目的物價收費,維護信息系統項目,儀器設定檢驗項目優先級別等一系列的工作。
工作人員學歷增加,素質提升
近年來,檢驗科重視工作人員的科研能力和素質,招聘了大批的博士研究生,獲得了院級啟動項目、首醫校長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一系列基金,SCI論文數和核心期刊論文數大幅增加。
為了更好地服務患者,在臨檢組窗口崗位設立了“黨員服務示范崗”,積極解答和解決就診患者的醫療問題和其他問題。在此崗位的工作人員都是黨員,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獲得了北京市醫管中心“好服務”三等獎。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檢驗工作人員在核酸檢測的第一線,在發熱門診的第一線都勇挑重擔,不言苦累,完成了各項篩查任務、應檢盡檢、愿檢盡檢的任務。尤其是疫情剛剛出現時,在面對陌生未知的病毒時,沒有人退縮,大家積極主動報名上一線。自“非典”以來,檢驗人員在抗擊傳染病一線立足崗位勇擔使命的精神從沒有變。
工作模式的優化提升
隨著檢驗工作量的增加,隨著臨床對于檢驗項目和檢驗報告時效的需求增加,怎樣合理地安排人員和使用儀器設備,怎樣滿足就診患者的醫療需求,成為了檢驗工作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首先整合工作崗位。生化組、免疫組、病毒組的一些項目需要應用同一個方法學甚至同一型號的儀器,于是我們將多個小組合并,成立生化免疫大組。在大組內將項目的優先級別確定,綠色通道、急診項目、病房加急項目、門診常規項目、病房常規項目等按順序檢測;增加下午班工作人員,以應對即時抽血的工作量。多種改革的同步推行,保證了檢驗報告的時效性。
北京友誼醫院的院訓是“仁愛博精”。“仁愛”是指醫者尊重生命,用愛心去關懷患者;“博精”是指醫者在醫療技術上精益求精。檢驗工作也是醫療工作中的重要一環,檢驗工作人員在黨史學習教育活動中,秉承著院訓的精神,持續做好為臨床和患者服務的工作,為醫院的穩步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檢驗科 王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