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醫患
【溫情友誼】我親眼見證了他們在平凡的世界里創造著偉大
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醫學不能治愈所有疾病,但可以為患者撫平傷痛,治愈心靈。醫學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充滿溫馨真情。和諧的醫患關系需要醫生與患者共同營造,用真心交換,以信任相持。溫情友誼,看溫暖在這里傳遞。
2019年到2020年底,患者張碩(化名)的家庭接連遭受沉重的打擊。2019年,張碩的父親由慢性腎病發展到了尿毒癥進行透析治療。排隊等待腎源的時候,又一噩耗傳來,剛剛步入大學校園的張碩也被查出了遺傳性慢性腎炎。在不到1年時間里,張碩的病情就急轉直下發展到了尿毒癥,需要通過血液透析維持生命。一家人心急如焚,來到我院泌尿外科找到田野教授團隊就診。
2020年9月,張碩的父親等待到了腎源,并成功完成了腎移植手術。術后,專家通過調整藥物、定期檢查,讓他的身體逐步恢復正常,各項指標趨于平穩,這也給張碩一家人帶來了信心和希望。2021年5月,幸運的鈴聲再次響起,張碩終于也接到了準備進行腎移植手術的電話通知。
前段時間,田野教授團隊為張碩完成了手術,手術非常成功,張碩一家人懸著的心也落了地。在接下來的術后檢查、出院復查中,團隊專家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專業的醫療技術、精準的判斷能力讓術后的張碩渡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同時,醫護人員耐心、細致地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也讓他們感受到了醫院的溫暖。為此,張碩的媽媽給我院泌尿外科醫護人員寫了一封長達2千余字的感謝信。信中充滿著一家人對醫護人員誠摯的感激之情:“醫生和護士們都是降臨人間的白衣天使,他們攬救死扶傷于己任,不負人民不負韶華。這不是一句空洞的話,是我的親身經歷,親眼所見。我親眼見證了他們在平凡的世界里創造著偉大。”
北京友誼醫院:
我是患者張碩(化名)的媽媽,我寫信的目的是想真誠的表達感謝。我要感謝泌尿外科田野教授團隊的林俊醫生、張磊醫生、朱一辰醫生,感謝腎移植手術中的麻醉醫生,還要感謝很多我不知道姓名的醫生及護士們。
2019年到2020年,我的家庭接二連三的遭受重擊。先是19年孩子的父親由慢性腎病發展到尿毒癥進行透析治療,排隊等待腎源。同年,孩子在剛剛進入大學校門的第二個月就確診遺傳性慢性腎炎,然后病情急轉直下,僅僅不到1年的時間就發展到尿毒癥并且需要通過血液透析來維持生命。
2020年9月底,孩子父親在北京友誼醫院(通州院區)泌尿外科進行了腎移植手術。在孩子父親術后治療的這段時間里,泌尿外科林俊主任根據每次驗血數據的變化,運用自己精湛的專業知識和多年的豐富治療經驗及時調整用藥,使孩子父親的身體逐步恢復正常,各項指標也都趨于平穩。這些好的跡象給我增添了信心,我相信我的孩子有一天也會逐漸恢復健康,重新回歸社會。
11月底,孩子經過一系列的專業檢查之后進入了腎移植等待腎源的隊列中。在等待腎源透析的那段日子里,對我和孩子來說每天都是煎熬。我第一次體會到了煎熬兩個字的真正含義,孩子才18歲,還那么年輕,他本該徜徉在美麗的大學校園中,結識新的朋友,參加各種社交活動。然而不幸的是,他卻要每周三次、每次進行四個小時的血液透析治療。每次透析完畢我去醫院接他回家,路上我一邊開車一邊看到他閉著眼睛,渾身無力的靠在座椅上,我的心就一陣陣的翻騰撕扯,疼得可以滴出血來。不論病情給家里帶來的的經濟負擔有多大,不管各種事情落到肩頭有多重,我都承受的起。唯獨就是病痛對孩子的折磨,讓我幾近崩潰。每天我的心都揪著,懸著,沒有落地的時候。那段時間,我的手機24小時開機,時時刻刻關注著手機屏幕,恐怕自己會漏掉那個通知手術的電話。
終于在2021年5月底的周四下午16:52分,那個我期待已久的電話響了。友誼醫院泌尿外科的朱一辰大夫通知說現在有一個機會,讓我明天一早帶著孩子做入院檢查。第二天我帶著孩子早早就來到了通州院區做檢查,下午等結果一出,就辦理入院,之后是術前談話和簽字。這一天中都是朱大夫一次又一次的打電話指導我怎樣進行下一步,講話既清晰又耐心。一切都準備就緒,只等周六一早的手術了,我在附近找了地方住下來。然而就在當晚接近12點的時候,一陣緊急的電話鈴聲把我驚醒,又是朱大夫的電話。他通知我手術推遲一天,如果順利的話,手術改在周日進行。電話掛斷之后,我就開始胡思亂想,各種猜想和擔心,就這樣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終于熬到了周日,天一亮我就來到手術室門口等候。到了中午11點40分的時候,孩子打來電話通知我腎源到了,馬上手術。因為是周日,醫院異常的安靜,只有我一個人在座椅上等。大約14:50分的時候,手術室大門拉開了一角,兩名醫生推著孩子的病床告訴我手術非常順利。聽到了孩子清晰的叫了我一聲老媽。我懸空許久的心,終于在那一刻,落了地。
據我了解,孩子的手術是張磊醫生和朱一辰醫生醫療組實施的。張磊醫生和朱一辰醫生、還有很多我不知道姓名的醫護人員放棄了本該休息的周日,放下了同樣需要他們照顧的家人,放下了同樣需要他們陪伴的孩子,來救助我的孩子,帶給他生的希望。他們是這樣的無私而偉大。我知道醫生們都很忙,他們平時要門診,還要同時治療住院病人。手術一來,又會立即進入手術室,展開與死神的搏斗。即使這樣忙碌,他們還要擠出時間親自安排指導病人術前檢查、術后復診 等等既繁瑣又必要的各種事情。他們每個人都好像長著三頭六臂,還會七十二變的孫悟空,既有本事又能干。更讓我感動的是,當我發短信表示感謝的時候,收到的卻是朱一辰醫生回復的關于孩子恢復順利的安慰信息。
孩子出院之后,復診的醫生是林俊。林俊醫生術后治療經驗非常豐富,職業思維極其敏銳。第一次復診他就根據血液指標分析,安排孩子做B超檢查。果然,診斷發現腎周積液,壓迫尿管。林俊醫生權衡利弊之后果斷安排孩子立即住院穿刺抽液。他開入院單的時候也非常細心,急患者所急,細心到把將來出院復診需要的化驗單都幫我們提前開好,替我們省卻了單獨跑一次醫院掛號開單的時間和費用。第二天周五入院,下午就進行了積液抽取。周六上午,檢查結果一出來, 發現肌酐不降反升,林俊醫生在休息的情況下,及時了解孩子的病情,初步考慮決定腎穿,以進一步明確病因。我和孩子都很擔心,但是我們相信醫生的安排。當天下午在做術前B超檢查的時候,又發現新的積液,張健醫生趕快聯系林俊醫生,林俊醫生根據情況判斷之后,立即做出停止腎穿的決定。經過B超主任和張健醫生再次穿刺抽取積液,并留置引流管導出液體之后的短短三個小時,血液檢測肌肝就降低了30+個數值。我和孩子都因為不用腎穿了而感到放松和開心。現在孩子已經好轉出院,再次門診通過林俊醫生的治療后,病情穩定下來,并逐步恢復。
醫生是一種多么專業、多么高深、多么繁雜、多么神奇的職業,他們通過數據分析、精準的判斷病情并相應調整治療方案,就能使病人轉危而安。更為了不起的是,醫生們不但專業而且更加敬業。他們不辭辛勞,不分假日,不分晝夜黑白的工作。他們無私的奉獻,讓我更加由衷的對他們充滿敬意。醫生和護士們都是降臨人間的白衣天使,他們攬救死扶傷于己任,不負人民,不負韶華。這不是一句空洞的話,是我的親身經歷,親眼所見。我親眼見證了他們在平凡的世界里創造著偉大。
因此,我再次發自肺腑的感謝林俊醫生,感謝張磊醫生,感謝朱一辰醫生,祝愿他們永遠身體健康,永遠平安,永遠幸福!也祝愿全天下所有的醫護工作者都永遠平安幸福!
病患張碩的媽媽
(宣傳中心)
下一篇: 【溫情友誼】一封八旬老人的手寫表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