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友誼科技論壇”第二、三次線上講座陸續推出 為臨床科研人員帶來科技創新新啟發
今年是我院建院七十周年,為進一步加強醫院科技創新宣傳推廣和交流互動,激發科研人員積極性,我院從4月開始連續舉辦多場不同主題的學術論壇活動。4月開展的是以臨床研究為主題的系列學術活動。
4月14日醫院已成功舉辦第一場講座。4月20日-21日,第二次和第三次講座順利舉辦,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呂繼成教授、北京安貞醫院杜昕教授、北京兒童醫院彭曉霞教授分別應邀進行了題為《如何開展高質量臨床研究》、《常見臨床研究的設計原則》、《臨床研究創新與轉化》的線上學術講座。來自院內外近400名科研骨干在線觀看了講座并及時進行交流和探討。
呂繼成現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內科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是國家杰出青年獲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同時他兼任IgA腎病研究聯盟研究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循證醫學專委會腎臟學組委員兼秘書長。講座中,呂繼成教授通過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實例引出了不同類型臨床研究如何設計、開展,實施乃至成功發表的經驗,并為大家總結了臨床研究過程中的方法和重點。
杜昕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力衰竭中心執行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市心血管疾病防治辦公室副主任、心聯喬治心臟健康研究所所長、汝陽農村健康研究所所長、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臨床研究組副組長。杜昕教授通過結合自身從事臨床研究的經驗和實例,介紹了常見的臨床設計類型及如何選擇合適的研究設計方法,強調了良好的研究設計是順利進行科學研究和數據分析的前提,也是獲得預期結果的重要保證。
彭曉霞現任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兒童醫院臨床流行病與循證醫學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臨床研究質促中心(北京兒童醫院)主任,兼任福堂兒童醫學發展研究中心臨床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委、循證兒科學組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臨床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分會委員、方法學組副主任委員、北京市醫學會臨床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彭曉霞教授在講座中側重從創新的概念、研究的創新性特征、創新形式在臨床研究中的體現、創新思想或創新問題的來源等多方面進行了講解,為大家帶來了臨床研究與科技創新的新啟發。
講座結束后,參會人員圍繞如何開展高質量臨床研究、如何進行科學的研究設計、如何開展臨床研究創新與轉化等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
“友誼科技論壇”系列講座將于5月開展以成果轉化為核心的系列學術活動,6月將開展以前沿醫學研究為核心的系列學術活動。后續還將邀請有大數據應用經驗的青年科研人員、臨床研究和臨床試驗的實施者兼管理者進行講解和分享,并將以需求為導向設計培訓課程和專題講座,更好地為科研人員提供幫助和服務。 (科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