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救治為先 防護嚴格 院感同步”我院全力保障疫情期間危急重癥患者生命安全
4月22日,北京市新一輪本土疫情來勢洶洶。為應對疫情,全市各醫療機構均提高了防控級別。醫院發熱門診是疫情防控的“主陣地”,是全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在本輪疫情期間,這里不僅要接診具有發熱等十一大新冠相關癥狀的患者,還需要接診來自封控、管控區轉送來的急危重癥患者。4月22日至今,我院西城、通州兩院區發熱門診平均每天要接收至少30輛急救車轉送來的重癥患者或孕產婦,有時一個小時連續接診5、6輛救護車。針對該情況,我院始終本著“救治為先,防護嚴格,院感同步”的原則,堅持疫情防控與醫療質量兩手抓,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舉全院各科室之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消化道大出血危及生命 多科權威專家齊會診
5月19日,正是北京市疫情形勢嚴峻的時候,我院(西城院區)發熱門診接診了一位由外院緊急轉來的消化道出血重病患者。患者今年68歲,家住在房山區竇店鎮,因居住地處于封(管)控區域,患者需要在發熱門診進行首診治療。此前,患者因出現了嘔血和黑便的情況已在居住地附近的醫院就診。當時患者嘔血量約500ml,排泄黑便5次,總量1000ml,診斷為消化道出血,且出血量較大。在外院治療時間,患者曾一度出現心跳驟停,情況非常危急。
當晚,接到這名轉院患者后,發熱門診聯系醫務處,召集消化分中心主任醫師李鵬、普外分中心主任醫師張軍、放射介入科主任金龍、麻醉科主任薛富善、輸血科主任李小飛等多科室專家為患者進行了緊急會診。隨后,依照治療方案為患者開展了相應治療,患者情況逐漸穩定。
半小時內接收5輛救護車 緊急協調 靈活應對
同樣居住在封(管)控區域的還有一位90歲高齡的患者。5月23日患者突發腹痛,并伴有無尿、惡心嘔吐的癥狀,臨床診斷為消化道穿孔,情況危急。由于當時有4輛救護車同時送來不同情況的重癥患者,均需要緊急搶救治療,發熱門診的轉運平車已經不夠了。為此,醫務處緊急協調,從急診調出一輛平車,讓患者及時接受救治。在請普外分中心會診后,老人被送往負壓手術室,順利完成了穿孔修補手術治療。
半日接診7名高齡重癥患者均給予及時救治
就在當天下午,西城院區發熱門診接診了7名由120急救車轉運來的高齡重癥患者。他們年齡最高的97歲,最低的87歲,平均年齡在90.4歲。這當中,有高熱導致意識不清的患者,有突發心梗、腦梗的患者,有消化道穿孔的患者。我院發熱門診均迅速反應,靈活應對,按照醫院應急救治預案,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危急重癥搶救制度、會診制度等各項醫療核心制度,保證了應對突發情況的處置能力,切實保障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目前,經過一個多月的連續奮戰,北京市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形勢穩中向好。我院將繼續堅持疫情防控不放松,本著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不斷強化發熱門診接診能力,保障危急重癥、高風險、特殊人群得到及時有效的醫療救治。 (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