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戰“疫”青春不負韶華
7月4日,在我院“堅定信心、團結奮斗,弘揚偉大的抗疫精神,以實際行動獻禮黨的二十大”主題黨日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大會上,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醫護人員代表分享了他們的抗疫心得和經驗。
5月中旬,北京市疫情正處于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面對來勢洶洶的病毒變異株,全市防控壓力陡增。疫情當前,使命在肩,響應上級支援疫情防控的號召,作為高年級臨床醫學生的我們,在5月17日凌晨云集響應、火速集結,組建起一支由黨員同學帶領、團員青年積極參與的50人學生志愿隊。在接受醫院全面、系統的感控培訓后,大家整裝待發。臨行前,醫院黨委書記、理事長辛有清和黨委副書記、院長張澍田回憶分享了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他們作為青年人的奉獻與擔當,那句“在國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刻,青年人應勇于擔起時代責任”是我們的方向。
我們學著前輩的模樣,保持著青年人的沖勁和熱情,也傳承著友誼青年的堅毅。我們在隊內“立規為先”,設立反饋制度、例會制度及交接班三大制度,保證信息上傳下達的準確性、感控的嚴格性以及與社區工作協調的平順性。臨時黨支部同步積極開展感控反饋會、心理工作一對一疏解,保障著大家的支援安全,更給予大家支持與慰藉。
孟夏煩暑,風雨如磐,隊員們迎著晨曦出發。成百上千次采集動作,渾身酸痛,汗流浹背,但志愿隊員們的熱情絲毫未減,用堅守訴說著友誼青年的奉獻與使命。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友誼學生抗疫志愿隊進行了為期十四天的新冠肺炎核酸采集,支援豐臺區的13個社區,25個核酸采集點位,總計核酸集采量近38萬人次,日均采集量近3萬人次。
汗水背后,這同樣是一場充滿溫情的戰斗,團隊每位志愿者都彼此理解、相互包容;醫院黨委、團委、工會、教育處等各個部門的老師持續關注著我們的狀態與安全,提供了充足的物質保障與情感支持;社區工作人員的支持與廣大人民群眾的配合更給了我們無盡的動力。包容、奉獻、堅守、專業,這就是我們志愿的精神。
眾志成城,矢志不渝。友誼青年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刻,用實際行動為“醫者仁心”代言,用清澈的愛譜寫初心與忠誠,用勇氣堅守證明“國之大者”。
而年輕的心在每一次堅守中得以歷練,我們友誼青年在每一次歷練中得以成長。他們這樣說:
“03年的那個夏天,非典疫情肆虐,無數醫護叔叔、阿姨守護著我們的健康。19年后的今天,我們也成為了醫護叔叔、阿姨中的一員,面對新冠疫情,義無反顧變身“大白”,投身抗疫一線,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從一開始的陌生人,到脫下防護服都能認出來打招呼說辛苦,這個過程讓我收獲了很強烈的職業認同感和價值感,也是這次志愿活動中最讓我感動的地方。”
“工作期間社區工作人員不經意間幫我們備好了一盒盒新的棉簽,更換了一袋袋即將裝滿的垃圾袋,隨時幫我調整著遮陽傘的位置。也許他只是千千萬萬社區工作者中一員,但在這場持久戰中他們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對抗疫情第一線默默付出,感謝所有人的付出。”
感恩與時代同行,友誼青年白衣執甲、義無反顧,未來也將心懷使命,勇往直前。(友誼學生志愿者代表 魏路陽)
上一篇: 退休不退崗,友誼人發揮余熱顯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