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做純粹的醫者——醫者的幸福感
7月20日,我院麻醉科黨支部和中心手術室黨支部在線上召開了“做純粹醫者 建廉潔醫院”專項行動推進會。會議邀請中國人口文化委醫學人文與科普分會會長,北京協和醫學院出版社原社長袁鐘研究員為大家帶來了精彩的主題講座。會議由麻醉科主任薛富善教授主持。醫院醫務聯合黨支部書記王慧英、護理聯合第一黨支部書記駱金鎧、麻醉科黨支部書記金沐、中心手術室黨支部書記王菲、手術麻醉消供系統科護士長王兢及麻醉科、中心手術室全體職工、研究生、規培生在線參加了會議。
袁鐘研究員以《做純粹的醫者——醫者的幸福感》為題,通過實例和理論相結合,講述了一名合格醫者的初心和使命。他表示,一個合格的醫生不僅要具備科學頭腦,還要有人文情懷,醫生要掌握四項本領,首先是愛,其次是知識、技術、經驗。他指出,醫者的幸福感源于熱愛。沒有深深的熱愛國家、熱愛人民、熱愛醫療這份工作,面對患者時就會感到很累、很委屈、很痛苦。而回憶自己救治、幫助過患者的時候,是最幸福的時候,這也是醫務工作者與眾不同的獲得感。他希望廣大醫務人員都能不忘初心,做純粹的醫者,也希望醫院和科室可以給這些有愛的醫生更多的發展機會、更多的榮譽以及更多的正反饋。
薛富善表示,醫療是一項使命而非僅僅是一個行業,人生最大的成就是做一個受人尊敬的人,而純粹的醫者就是備受尊敬的人。醫務人員要眼中有患,心中有人,要承擔公眾的道德期待,要經得起人民的檢驗。所以,醫務工作者需要具備兩個條件,善良而溫暖的內心和不斷完善的技術水平。薛富善強調,醫學的最大價值不是消滅疾病,而是讓人活得更好。醫生的最大使命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幫助和安慰患者。如果僅僅把治愈作為行醫目的,那工作就宛如一場賭博;如果把幫助和安慰作為行醫目的,工作就永遠不會失敗。薛富善表示,希望大家努力把本職工作做好,多一點工作自豪感。
會上,多位參會人員還就大會相關主題進行了討論。王慧英指出,在高質量醫院建設中,醫學人文越來越受到重視。在臨床工作中,多用“視患者為親人”的態度對待他人,會使醫療服務效果獲得很大的改進,也會讓醫患關系越來越好。駱金鎧表示,醫務工作者都在成為純粹的醫者路上做著努力,包括時刻從患者角度出發,優化改進就診流程,推進人文科室建設等。金沐、王菲、王兢也分別就如何正確處理醫患關系和如何做純粹醫者進行了深入討論和發言。
會后,參會人員紛紛表示收獲很多,更加深刻理解了“做純粹醫者 建廉潔醫院”的內涵。我院將持續改善就醫環境和服務水平,在不斷提升醫療技術水平的同時,更加注重醫學人文情懷,進一步促進醫院高質量發展。 (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