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我院成功搶救一名頸部外傷大出血患者
近日,我院(通州院區)急診科接診了一位外傷患者。來院時,患者意識不清,頸部、面部有兩條10-20cm長的傷口,鮮血直流,血壓值較低無法測量。初步診斷為頸部開放性損傷,面部開放性損傷,頸外靜脈損傷,頸部肌肉損傷,出血性休克,傷情危急。經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急診科、麻醉科、神經外科、介入科、骨科等科室急會診后,決定立即為患者行手術治療。
時間就是生命,患者還在大量的出血,止血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否則患者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一場與死神的爭奪戰拉開序幕,醫院迅速制定急診手術方案,多科室迅速聯動,由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麻醉科、中心手術室等科室的醫護人員組成手術團隊,在急診全麻下為患者實施頸部探查、清創、止血術。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路承在術中探查,患者頜下一處傷口長約20cm深及頜下腺深面,有活動性出血;頸部傷口2處傷口長約15cm,深及帶狀肌;患者背部肩胛骨下緣可見約5cm傷口。經擴容后血壓回升,可見多發血管斷端噴射性出血,以大紗布壓迫,逐一結扎止血。探查椎前,可見大量噴射性出血,椎前組織不能找到出血部位,考慮為椎動脈出血,以手指壓迫出血后,大量明膠海綿塞入椎體內椎動脈間隙,填塞止血。充分止血后,沖洗術腔,各傷口清理后,放置引流2根,分層縫合。整個過程流暢有序,搶救有條不紊的進行。
手術持續大約3小時,手術團隊中的多位醫護人員都是在結束了白天忙碌的門診工作后,繼續參與患者搶救直到深夜。手術結束時,患者血壓穩定在100/60mmHg,心率70次/分,凝血指標基本正常,體征平穩,后送入重癥監護室。患者在重癥監護室期間順利脫機拔管,意識恢復,未見術區活動性出血。隨后轉入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病房接受后續治療,患者恢復情況良好,目前已順利出院。
在此次外傷患者的搶救中,精準快速的診斷,流暢及時的搶救過程對患者的成功救治起到了關鍵作用。同時,迅速反應的多學科協作模式更是讓急危重癥患者的救治得到了重要保障。未來,我院將進一步完善應急救治能力,不斷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更好地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