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溫情友誼】“他們用患者至上的理念,換來患者的舒心、放心、安心”
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醫學不能治愈所有疾病,但可以為患者撫平傷痛,治愈心靈。醫學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充滿溫馨真情。和諧的醫患關系需要醫生與患者共同營造,用真心交換,以信任相持。溫情友誼,看溫暖在這里傳遞。
近日,患者張女士給醫院送來了一封長達兩千余字的感謝信,里面記錄了她在我院內分泌科住院的12天里感受到的舒心和安心。感謝信里講述的事雖然都是小事,卻能從點點滴滴中感受到醫護人員對患者無微不至的溫暖照護。
感謝信
我是一名已經出院的患者,我想把這12天的住院感受以及點點滴滴與大家分享。我自己的家離友誼醫院很遠,住院前,家姐強烈推薦我來友誼醫院治療,起初我還不理解,抱著懷疑的態度住進了內分泌科病區。沒有想,這里的醫護人員都那么善良。他們醫術高超、敬業愛崗,無私奉獻;他們把生命第一,患者至上理念給了病人,換來了病人的舒心、放心、安心。
副主任醫師劉冰是一個平易近人永遠帶著微笑與病人交談的人。給病人一種安全感、親切感,與她溝通好像與家人交談一樣。她的團隊有十幾名成員,每個醫生都是經過嚴格、專業培訓上崗的精兵強將,如林鈴醫生,她問診時會非常詳細地詢問家人的病史情況、本人患病經歷,服用藥物有無過敏史等。接觸時間長了會發現林鈴醫生每次都是提前很早就來到病區,第一時間來病房了解病人休息好了沒有,了解病人服用藥物的效果情況,有什么身體不適,提前給主任查房做好準備工作。每次下班前,她也都要來病房巡視檢查后才會走,這已經成為她的習慣。林鈴醫生雖然很年輕,但是職業素養非常高,我們病房的人如果有哪里不舒服,或是那個檢查結果不好,都愿意找她來咨詢。每次她都耐心細致的解答,達到病人完全滿意、理解為止。
每天病區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當劉冰醫生去門診出診的時候,王亞冰醫生就負擔起來她的工作,她是劉冰醫生得力的助手,查房,會診,討論治療方法。劉冰醫生團隊有一個微信群,不管是休假,下班,白天,深夜,節假日,只要是病人有問題,通過微信群很快就能得出一個解決方案出來。別的醫院病區測血糖都是護士的工作,而友誼醫院內分泌科病區卻是醫生親力親為。感覺他們醫療團隊是24小時全天后為病人保駕護航。他們用心做事,低調做人,把健康、快樂奉獻給患者,把疲勞、苦累留給自己。正是他們精湛的醫術和對病人如同家人一樣的情感。我的病情很快就穩定下來了,出院后按照醫療團隊給我制定的康復計劃執行,病情也沒有反彈。
我要感謝辛勤工作的護士站的護士們,疫情期間第一個接我到病區的是張健護士長,她熱情周到幫我拿行李、介紹病區情況、把我帶進病房,她對我說“配合醫生安心治療,如果遇到什么問題就告訴我,不要客氣”。住院過程中,我感覺病區被護士整理的井井有條,整潔、規范、溫馨。護士們在張健護士長的帶領下將心比心,用愛心、誠心、細心,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作為他們永恒的職責。
只要是有病人出院,護士們更換床單,被罩,枕套的時候,他們都很細心的把病床之間的簾子拉起來,善意提醒病人帶上口罩,以防灰塵吸入口腔里邊去,這件很小的事情就能反應出來他們的職業素養;我住院的前三天有很多抽血化驗的項目,不管病人血管明顯還是不明顯,他們每次都是一針解決問題,這也能反映出他們業務過硬、技術精湛。感謝張健護士長和所有護士們,把苦、累、怨留給自己,將樂、安、康送給病人。
我還要感謝內分泌科衛生員陳玉霞女士,她負責病區清潔工作,每次都認真、仔細地幫我們打掃衛生,沒有衛生死角,我們非常滿意。感謝你們培養出來這么好的員工,她對工作認真負責值得表揚。
就在我要出院的前夜,我收到了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化驗單的結果,其中一個項目顯示異常。我知道這是因為糖尿病和高血壓引起的腎損傷導致的,但依然很緊張。這時候,當晚的值班醫生,一位很年輕文靜的醫生(后來得知她叫劉思瑩)過來查病房,看到大家都入睡了,而我卻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便問我是否不舒服。我告訴她不能睡眠的原因,她思考了一下,說等查完病房再來找我。過了一段時間,她來到我的病房很詳細地說明了指標異常的情況及原因,叫我不要負擔太重,打消了我的顧慮和緊張情緒。她不是我的主治醫生,又是第一次見面很不熟悉,對于這件事她可管可不管,本來沒有問題,但是她盡到了一個醫生的職責,善待他人,真誠服務,是一位善良的白衣天使。
我講述了那么多事情,可能大家會認為都是一些平平淡淡小事情,但是反映在友誼醫院內分泌科病區里邊,就體現出了整個科室的文化:勤奮、求精、奉獻,追求完美的服務,做病人的知心朋友。
最后我還想說,中國是糖尿病大國,有超過1.4億糖尿病人群,其中約7283萬患者尚未被確診,可想而知內分泌科的醫生,護士工作壓力有多大,我要感謝友誼醫院培養出來了如此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醫療團隊,更要感謝醫生,護士的職業素養及奉獻精神。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