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抗疫一線友誼人】團結奮斗戰疫情 友誼人用實際行動書寫醫者本色
近日,我院29名醫療隊員圓滿完成了在北京小湯山方艙醫院的支援任務,隔離休整后順利返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崗位上。一個月的時間,隊員們堅守在醫療、護理、檢驗、行政等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無私付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醫者本色,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
11月7日,北京友誼醫院支援小湯山方艙醫院醫療隊29人隊伍組建完畢,進入北京小湯山方艙醫院進行支援。經歷了一天的入艙前培訓,11月8日下午,醫療隊正式進入方艙開啟為期一個月的工作。醫療隊的主要工作任務是負責一號艙的患者收治,同時,還有一部分隊員負責急救、檢驗、行政等工作。這是一支年輕的隊伍,青年隊員占比接近90%。雖然隊員們來自不同的科室,但是大家迅速形成戰斗力,組建一支“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隊伍。在醫療隊隊長口腔科副主任醫師張寧、醫療隊副隊長普外分中心主管護師任艷偉的帶領下,隊員們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共收治患者300余人,治愈出院200余人,其中最大患者77歲,最小患者一歲兩個月,隊員們的辛苦付出得到了患者的肯定。
在方艙內工作,院感防控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從第一天的培訓、反復演練、逐一考核,到入艙后成立專門的感控小組、專崗專人負責,都在強調院感防控的重要性。醫院黨委特別組織院領導和抗疫專家們分享防疫經驗和防護措施。隊員們在日常工作中碰到一些問題和突發情況時,班組會特別進行討論,查漏補缺、強調細節、細化流程。
日常工作中,除了每天監測所有患者的生命體征,對于高風險、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隊員們都會努力完善心電圖、肺部CT、血常規、生化等相關檢查,針對患者情況,組織院內、院外會診,做到重點患者、高危患者病情早發現、早處理,最大限度地保證患者的安全。組內外科大夫還特別發揮了自己的專業特長,對一位腹部手術圍術期的患者進行了專業的傷口處理和圍術期的管理。
除了重視患者的身體狀況外,對于他們的心理健康,隊員們也會在工作中給予關注。有一位年輕的女性患者,既往有焦慮癥病史,患病后情緒波動大,出現了胸悶、心慌、入睡困難等不適癥狀。入院后,醫護第一時間為其完善相關檢查,排除器質性病變后,每班、每崗人員都會對她進行情緒安撫,并詳細講解疾病發生發展過程,讓她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同時,醫療隊還特別申請進行心理科會診,為其進行專業的心理疏導。在隊員們的不斷努力和幫助下,患者放松了心情、放下了包袱,全程配合治療并順利康復出院。出院時,患者更是寫下了自己的感謝,將這份暖暖的情誼在方艙醫院傳遞。
11月底已進入深冬,突如其來的寒潮降溫天氣給隊員們增加了工作難度。穿梭于方艙的外走廊,寒冷的冬風灌進走廊,對隊員們來說無異于室外工作,就連看似簡單平常的手消,也成了一種考驗:消毒后手消液快速揮發,雖隔著防護手套,也會使手溫急速降低,不一會兒手指就成了凍僵的狀態,對醫療操作造成很大困難。在這種情形下,醫療隊副隊長任艷偉帶領護理隊員們不畏嚴寒,努力堅持,高質量地完成了各項護理工作,在寒冬中彰顯友誼護理人的風采。
醫療隊中有10名共產黨員,為了更好地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北京友誼醫院支援小湯山方艙醫院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成立,張寧擔任支書,心血管中心護師周華、胸外科醫師崔藝耀擔任支委。在面對工作中的物資不足、人員緊張、工作條件艱苦等困難時,黨員們沖鋒在前、拼搏在先,在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充分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張寧身兼隊長與臨時黨支部書記雙職,盡心盡責,勇挑重擔,順利開展醫療隊與支部工作,是隊內的定海神針。周華作為黨支部的支委,主動承擔了許多隊內的工作,是隊內的后勤總管也是隊里的“知心小姐姐”。接收發放物資的任務繁雜瑣碎,耗時耗力,不是一件輕松的工作,而當有物資需要發放時,周華總是默默利用自己寶貴的休息時間為大家整理、分發;當有隊員有心理波動想找人聊天時,周華也總是首先站出來,做一個傾聽者,幫助大家排憂解難。神外科醫師張昊作為醫生黨員,在隊員突然生病時主動請纓,承擔了隊友的值班工作,默默付出、毫無怨言。
12月初,有三位隊員即將迎來自己的生日,黨支部為三位隊員購買鮮花慶祝,為三位隊員送去特別的生日祝福。
我院支援小湯山方艙醫院醫療隊臨時黨支部組織所有黨員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疫情防控措施、觀看愛國主義電影、在工作中亮身份、見承諾、做表率、強互動等活動,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如今,隊員們已經結束休整,重返工作崗位,將在各自的崗位上繼續發光發熱,迎接即將到來的春暖花開。
(援小湯山方艙醫院醫療隊隊長、臨時黨支部書記,口腔科 張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