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動態
【青才計劃】北京友誼醫院石銘俊:成為臨床科研兩手抓、兩手硬的研究型醫生
為做好青年人才隊伍建設,建立科學、規范的人才選拔及評價體系,我院黨委制定了《關于人才隊伍建設整體規劃實施意見》,并在此指導下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養機制。“友誼青才計劃”人才項目是在“優秀博士后、博士畢業生發展支持計劃”“友誼種子計劃”的基礎上推出的更高層次的優秀骨干人才項目。
“友誼青才計劃”人才項目以服務北京創新發展戰略和服務建立創新型醫院為導向,通過選拔一批具有一定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青年人才,使之具備能夠入選國家級高層次人才項目的綜合實力。該項目目前已遴選兩屆,來自不同科室、崗位的18位友誼青年入選。我院泌尿中心石銘俊就是其中的一位。
石銘俊,我院泌尿外科團支部書記,泌尿外科住院醫師,法國居里研究所博士、博士后,精通英法雙語,國家公派留學人員,入選北京市人才(青年項目),北京市醫管中心青苗計劃,友誼青才計劃,友誼種子計劃及優秀博士等。國際膀胱癌聯盟(IBCN)成員,全法中國科技工作者協會(ASICEF)會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腫瘤臨床科研創新發展專委會委員,北京圍手術期醫學研究會委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
醫者仁心,提升技能 追求臨床新高度
我院泌尿外科在我國現代泌尿外科學奠基人吳階平院士倡導和支持下創建于1964年, 是國內開展泌尿系腫瘤和腎臟移植相關臨床基礎研究最早的單位之一。數十年來,泌尿中心在雄厚的基礎之上,經過幾代專家學者的不懈努力,打造了一支支攻堅破難、不畏挑戰的臨床隊伍。2020年6月,石銘俊出色地完成了博士及博士后培養,加入北京友誼醫院大家庭,正式成為了泌尿中心的一員。來到醫院以來,石銘俊追隨宋健教授團隊潛心修煉,不斷夯實臨床理論與操作,不斷提高醫學品質和素養。
在臨床工作中,石銘俊始終不忘導師的教誨:“以技術贏得天下,以德行贏得未來。”這句話鞭策著他不斷夯實臨床理論與操作,不斷提高醫學品質和素養。他勤勉好學,善于提問,注重臨床細節,能出色地完成上級醫師交代的各項臨床任務,在規培期間榮獲“優秀規培住院醫師”稱號。他能夠秉持醫者仁心,對待患者熱忱、耐心,處處換位思考,注重患者圍手術期心理健康教育,多次收到患者的表揚信和錦旗。
在專業領域方面,石銘俊所在宋健教授團隊不斷挑戰高難度手術操作,曾同一日內成功為兩例腎移植患者分別實施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和膀胱癌根治術。此種手術病例全球累積報道經驗也只有幾十例。去年下半年,團隊通過了醫院新技術的審批,將ICG(靛氰綠)熒光染色顯像技術成功應用于泌尿外科手術,完成了完全內生型、巨大囊實性及腎門部三類復雜腎腫瘤的腹腔鏡下腎部分切除,此類高難度術式可謂是保腎手術的“天花板”。這些手術的成功體現了團隊在復雜腫瘤診治方面的新高度,更體現了該團隊秉持不斷追求卓越技術的理念。
膀胱癌是世界范圍內頻發的尿路上皮惡性腫瘤,在中國發病率位居泌尿生殖系腫瘤首位,且預后較差、治療代價昂貴。既往的標準治療方法一直是傳統手術治療,欠缺有效的內科治療途徑。伴隨著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出現,膀胱癌的治療途徑多樣性也顯著增加了。可是,這些新型治療方法在全面鋪開之前,尚需大量可靠的臨床試驗驗證。參加工作以來,石銘俊借助醫院內成熟的生物樣本庫平臺,在獲批倫理知情下,根據標準流程建立起近百例泌尿系腫瘤標本庫,同時積極開展微腫瘤模型體外培養+藥敏檢測等研究者發起的臨床試驗,為探索新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做好鋪墊。石銘俊常常醉心于這些轉化研究,并樂此不彼,他說這是最貼近臨床,又最能解決患者實際問題的路徑,能夠帶給腫瘤患者新的希望。
愛心為船,科研為槳 友誼筑就夢想
伴隨現代醫學的快速發展,時代賦予醫生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具備扎實的臨床本領,同時要具備科學家的思維,將臨床問題從基礎機制上得以剖析,成為兩手抓、兩手硬的研究型醫生。
石銘俊曾在歐洲頂級抗癌研究中心之一的法國居里研究所就讀博士、博士后,接受過專業的科研培訓,擁有優秀的科研基礎。他也深知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當代醫生,僅僅具備醫者仁心是遠遠不夠的,臨床和科研應該是并駕齊驅,缺一不可的。來到友誼醫院以來,石銘俊專注于膀胱癌研究,尤其聚焦在FGFR3基因與膀胱癌的發病關系,并于近年來圍繞這些主題發表了系列研究成果。2019年,FGFR3小分子抑制劑(Erdafitinib)被批準用于膀胱癌的首個靶向治療藥物,這一好消息也讓石銘俊的研究方向倍受肯定和鼓舞。
實驗室的生活是單調的、純粹的。好的科研成績關鍵在于結合自己的專業,抓住一個卡脖子的研究方向并持之以恒,要求研究者能夠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我們常常需要為驗證一個小的假設而反復試驗,可能需要面臨多次失敗,但依然為之熬夜奮戰、寢食難安”這是石銘俊作為一名研究型醫生的個人體會。他深刻地領悟到,做研究與做臨床都具有嚴肅性、嚴謹性,決不允許投機取巧,才能在不斷加強分析總結能力和文獻回顧過程中培養正確的科學思維。他也明白,“坐冷板凳”絕不等于閉門造車。需要明確團隊內部分工和加強協作,抓住各種機會在不同場合與他人分享、交流彼此的科研成果,聽取不同學者的意見,并開展廣泛的科研合作,才能對一個課題的進展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他延續著自己的方向正在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和探索。
他不斷發揮科研優勢,主持了國自然青年基金、友誼種子項目,參與膀胱癌中阿特麗珠單抗輔助治療及尿路上皮癌中EV靶向治療的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等。目前以第一作者在專業頂刊European Urology (最新IF 24)發表2篇、Genome Medicine (最新IF 15) 發表1篇SCI 論文。任iMeta雜志青年編委,Disease Markers、Analytical Pathology等雜志專刊客座主編,J Hematol Oncol、Front Genet、Med Comm等雜志審稿人。
萬物正當春,吾亦正少年。石銘俊深知能夠加入到我院泌尿中心這個平臺工作是不易的機會,他將用自己的青春力量,繼續提高科研能力,并將科研和臨床充分結合起來,為醫院添磚加瓦,為廣大患者的生命健康服務。
(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