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我院成功舉辦2023友誼胸外論壇暨北京健康促進會胸外科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
6月10日,由我院主辦的國家級年度品牌學術會議“2023友誼胸外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會議同期,北京健康促進會胸外科專家委員會正式成立。我院胸外科王天佑教授受邀擔任顧問委員會主席,李簡教授擔任顧問委員,副主任崔永教授任主任委員,副主任常棟教授任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劉春全主治醫師任副秘書長。來自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浙江、福建、天津、黑龍江、山東、四川、河南、河北等全國19個省市的150余名專家委員參加了胸外科專委會成立大會和學術論壇。
北京健康促進會成立于1998年,主要任務是運用北京市醫療、衛生、教育等行政或組織的手段,廣泛協調社會各相關部門以及社區、家庭和個人履行健康責任,維護和促進北京乃至全國人民的健康水平。基于醫院胸外科在北京和全國的學術聲望和廣泛影響,北京健康促進會特別委托醫院牽頭組織成立胸外科專家委員會。旨在團結和凝聚以北京為主的全國胸外學科界集體力量和智慧,搭建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轉化醫學推廣平臺、卓越青年人才培養平臺。
2023友誼胸外論壇由名譽主席、我國著名胸心血管外科學家王天佑教授致開幕辭,他深情回顧了自己在北京友誼醫院從醫60多年、親身經歷的醫院胸心血管外科發展歷程,以及創辦北京市及中華醫學會胸心外血管外科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的艱辛與成就,并傳達全國青年胸外科醫師應當積極傳承創新的殷切期望和諄諄教誨。北京友誼醫院黨委常委、副院長李昕教授代表醫院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吳階平醫學基金會副秘書長陳林軍教授、北京健康促進會執行會長王昊飛教授、北京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主任委員李簡教授、醫院胸外科副主任崔永教授先后致辭,祝賀北京健促會胸外科專委會成立,明確工作目標和未來發展方向。
2023友誼胸外論壇首先啟動“大咖論道”主旨演講。特邀多位全國著名胸外科專家、頂尖大咖,圍繞肺部疾病的最新診療理念,從人工智能到機器人應用,從個體化診療到全流程體系建立,從肺結節肺癌早篩到新技術新方法探索,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學術盛宴。
隨后,論壇分設肺癌和食管癌、醫學轉化和護理、胸外介入三個分會場,針對不同專題開展深入交流和討論。“食管癌專場”圍繞食管癌圍術期免疫治療、食管早癌的多學科診治、腔鏡及機器人食管癌微創手術等熱點話題,邀請數十名消化內科、腫瘤內科和胸外科專家,展開精彩演講、熱烈討論。
“肺癌專場”第一時段聚焦當前學界研究熱點——肺癌的新輔助治療,對肺癌的新輔助靶向治療、新輔助免疫治療、新輔助放化療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第二時段,分享了胸腔鏡下困難肺癌手術、亞洲首例機器人輔助單肺移植手術及世界首例機器輔助雙肺移植手術的成功經驗。大量精美圖片與手術視頻展示圖文并茂,與會者紛紛反饋內容精彩、受益匪淺。
“介入專場”邀請了來自全國率先開展胸外科介入專業主要中心的數十名專家,分享了日益增多的肺結節、尤其是多發肺結節的介入治療經驗。同時,對肺部腫瘤消融治療最新進展及專家共識進行讀解。近年來,胸部非血管介入技術得到迅猛發展,醫院胸外科5年前即已開展介入技術,2022年正式成立胸外介入專業病區,在經皮穿刺肺活檢、肺小結節術前定位、放射性粒子植入、微波及射頻消融治療肺惡性腫瘤等領域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成為華北地區頗具影響力的胸外科介入中心之一。介入會場內容詳實、討論熱烈,與會專家紛紛表示收獲滿滿。
“護理專場”由醫院黨委委員、院長助理、護理部主任駱金鎧教授開場致辭,邀請了國內著名胸外科護理及科研專家,圍繞肺癌免疫治療與護理、公立醫院高質量高效率運營下的日間病房、ERAS模式下護理改革創新、護理科研基礎等內容,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我院胸外科成立于1961年,原名胸心血管外科,由我國著名胸心血管外科專家范秉哲教授、孫衍慶教授親手創辦,2005年更名為胸外科。胸外科目前開設床位81張,其中西城院區床位63張(含監護室床位10張)、通州院區床位18張,年門診量4.6萬人次,年手術量2000余例,微創手術占比超過85%,位居北京市屬醫院前列。
在歷任科室主任金旦年教授、朱大雷教授、王天佑教授、龔珉教授的帶領下,經過幾代人的銳意進取和不懈努力,我院胸外科已經發展成為綜合實力較強、專科特色明顯、醫教研防并重的臨床科室。目前,在“胸腔鏡微創技術的創新應用”、“肺結節規范化診治及肺癌早篩”、“食管癌微創手術及綜合治療”以及“胸外科加速康復(ERAS)實踐與探索”方面形成特色,在單孔胸腔鏡手術技術、消化內鏡-胸腔鏡聯合診療技術、胸部非血管微創介入技術、加速康復外科技術尤其是圍手術期肺保護等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宣傳中心)
上一篇: 第二十屆北京國際消化疾病論壇成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