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動態
【重實踐 建新功】我院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兩周年:讓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體要求,鞏固緊密型醫聯體建設成果,為百姓健康造福,6月27日,我院和徐辛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合舉辦了緊密型醫聯體兩周年交流研討活動。通州區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徐娜,我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尤紅及相關科室工作人員,片區醫聯體內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等參加了活動。
徐娜對我院的大力幫扶表示感謝,對徐辛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兩年來在在各方面取得量的提升與質的飛躍表示贊揚與肯定。她表示,區衛生健康委也將繼續縱深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以落實分級診療制度為抓手,將互聯網診療、優質護理等服務不斷從機構滲透到社區、到家庭,總體提升區域醫療服務能力,推動全區衛生健康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尤紅表示,社區醫院老年病患者需求量大,我院作為區醫療中心,兩年來不斷將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積極推進信息中心給予技術支持,加強人才培養,輸送專家出診帶教,完善中心的學科建設,提升了醫聯體單位的醫療服務能力。今后,我院將不遺余力發揮消化內鏡、護理等專科優勢,中西醫協同助力徐辛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盡早實現互聯互通、醫療資源共享、互聯網診療新模式,將共建工作做好、做實,為百姓打造更好的健康服務。
徐辛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張澤利對兩年來緊密型醫聯體建設進程及成果進行了介紹。他表示,緊密型醫聯體的建設,不僅提升了社區服務中心的能力和管理水平,也給轄區百姓帶來了極大的實惠,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甲醫院專家帶來的優質醫療服務,實現了“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社區,上下級雙向轉診”的新醫療格局。
我院選派至徐辛莊衛生服務中心的中心業務副院長韓楨和中心護士長柴源分別分享了緊密型醫聯體共建成效及經驗做法。他們表示,我院與徐辛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聯體建設可以取得實效,依靠的是醫護工作有熱情、醫院發展有支持,要通過標準規范的制度、多學科的建設、符合基層符合患者的可持續發展方向,才能真正將醫聯體共建工作做深做實。
會上,以我院(通州院區)為核心的片區醫聯體單位徐辛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潞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永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宋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甘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就各社區實際情況,對患者就診需求、轉診方式、科室建設、人員調配等方面進行了交流研討。
隨后,我院還組織消化中心、心內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骨科中心、風濕內科、內分泌科、全科醫學科等科室的專家團隊與徐辛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共同開展了大型聯合義診活動。
為擴容區域醫療資源,提升區域醫療水平,構建適合城市副中心醫療服務需求的醫療服務體系,2021年5月,我院與徐辛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啟動緊密型醫聯體合作共建工作。我院黨委高度重視,為落實好醫聯體建設相關工作,從制度完善、人才培養、專科建設、技術提升等方面對徐辛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指導和幫助。
經過兩年的共建,徐辛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了規章制度健全、就醫環境改善、服務流程優化、服務內涵增加、設備設施增多、轉診流程順暢、家醫簽約充實、門診就診量提升、服務方式多元化、專科特色優勢凸顯、醫務人員干勁更足、整體文化建設提升、職工凝聚力顯著、社會效益翻倍增加、百姓對同質化服務認可、醫院發展方向更加明朗等“16個轉變”。緊密型醫聯體的建立也打通了以往上下級轉診不暢的問題,通過不斷探索建立了便捷轉診、資源共享的雙向轉診機制。期間,社區向我院上轉患者近200人,從我院回轉社區120余人。暢通雙向轉診機制后,提高了基層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能力。
醫聯體不僅“聯”上了民心,搭建了溫暖的“醫患橋”,也“聯”出了新活力,釋放了新動能。未來,我院黨委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北京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精神,為“一核兩翼”建設提供高質量醫療保障,繼續深化市屬醫院在副中心的區域醫療中心作用和輻射、引領功能,不斷提高服務能力,提升群眾就醫獲得感和幸福感。(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