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我院任亞晴榮獲首屆“首都衛生健康青年榜樣”榮譽稱號
近日,由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主辦的首屆“首都衛生健康青年榜樣”推選活動在京揭曉。我院團委副書記、感染內科發熱門診護士長任亞晴榮獲首屆“首都衛生健康青年榜樣”榮譽稱號。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青年先進典型宣傳,2023年2月,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聯合在衛生健康全系統開展首屆“首都衛生健康青年榜樣”推選宣傳活動。活動經前期申報、資格審查、集中展示、初評篩選、媒體公示、網上投票及評委會綜合審核評定,共評選出30人榮獲首屆“首都衛生健康青年榜樣”稱號。
堅守700天的發熱門診守望者
2021年2月8日是任亞晴臨危受命擔任發熱門診護士長的第一天,她所面對的是新建感染樓的使用與運行,大到三區兩通道設置、負壓手術室改造、規范搶救室布局,小到儀器設備維護、防疫物資領取、醫務人員飲食起居都要她去協調。發熱門診由分管醫療工作的副院長直接負責,具體管理工作由各職能處室配合,任亞晴是各部門各級領導大小事情的“唯一”對接人和執行者,醫療流程梳理、院感制度制定、消毒隔離落實、穿脫防護服培訓與考核、基礎設施建設與維修,事無巨細都要她親力親為。“沉”在發熱一線的700天里,她直接參與15400人次發熱篩查、3300名患者醫療救護、68700份核酸采集、310次流調排查,發熱門診整體工作量更是相當于疫情前的7倍。
疫情形勢嚴峻,防疫政策嚴格,領導的叮囑,同事的磨合,患者的不理解,她都要重視。怎么干?擼起袖子干。她時常對自己說:“不能慌,越是紛繁復雜,越要冷靜、要把問題考慮得更周到、把風險想得更嚴重、把措施定得更精密,眼前的困難總會過去。”
她還有一個稱號——“大白”媽媽,她變身臨產發熱孕婦家屬,在工作崗位上陪伴新生命的誕生,把早產新生兒送到病房,一切安置妥當她才安心,這樣的場景時有發生,患者也為發熱門診送來一面面錦旗。
應對“兩個高峰”化身24小時連軸轉的鐵人
2022年11月,發熱門診先后迎來就診高峰和急危重癥救治高峰,接診量超過平時日均接診人次的數倍,危重癥比例更是達到12%,連續多天夜間出現緊急情況,凌晨召開流調處置會議,單日最高轉運至定點醫院40余人,本就空間狹小的發熱門診徹底成了“鬧市區”,屋內屋外排起長龍,發熱門診會承受怎樣史無前例的壓力?
疫情期間發熱門診醫護來自各科支援,以月為支援頻率,累計支援42批2600人次,流動性大,在全院醫護人員社會面嚴重感染的情況下,發熱門診支援醫護更是以日為頻率輪換,工作量巨大卻每個人都是“新手”,面對這一切任亞晴的內心怎能不煎熬?
怎么辦?拼命干。現場就是戰場,那段時間,醫院想方設法擴容醫療資源,任亞晴親自盯著改擴建施工進度,僅用了一個后半夜便完成擴增42處設備帶和30張加床的“工程”,用3天2夜建成符合院感要求的周轉板房,疏導候診秩序,統籌調配人力和搶救設備,提高35%接診和急救轉運能力。
記不清有多少個班次,醫護都是新人,任亞晴就是大家的“主心骨”,她24小時在崗調配、在線答疑、帶隊作戰、檢查搶救設備狀態,確保搶救藥物充足,合理安排班次保障每個人充分休息,而她自己連續幾天發燒卻沒有片刻停息,多個深夜她怕自己睡沉,每半小時定一個鬧鐘,鬧鐘一響馬上清醒,打開手機活躍在各個工作群中,確定患者“平安”,戰友“可以”,她方心安,她是先鋒戰斗員、指揮調度員、后勤保障員,是24小時連軸轉的鐵人,為發熱門診平穩有序度過兩個高峰貢獻青春力量。 (團 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