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北京友誼醫院重癥救治工作呈向好趨勢(2023.01.06 北京青年報)
面對疫情防控的新階段新任務,北京友誼醫院積極采取多項措施,擴容醫療資源,提升救治能力,通過擴充急診醫護力量,提前購置生命支持設備,改造應急病房,設置185張重癥監護床位,建立內外科聯合收治機制和危重癥患者分層收治、分級管理體系等各項舉措,有力保障了重癥患者救治。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友誼醫院了解到,目前院內重癥患者救治工作仍處于高位態勢,但院內每日留觀的危重患者數量已逐漸回落,出現向好趨勢。
綜合及專科重癥監護床位達185張
過去的一個月,友誼醫院先后迎來了發熱門診和急診就診高峰。為保障人民健康,醫院全力以赴,加強診療能力,尤其對于重癥患者救治的醫護力量和醫療設備實行全院統籌、動態調整。據友誼醫院黨委委員、院長助理、醫務處處長王慧英介紹,全院調配醫護人員200余人,分批增援急診、發熱門診,保證急診、發熱門診、兒科門診24小時不停診,其中急診醫護力量擴充了40%。成立搶救設備專項小組,統一調配院內搶救設備。提前購置生命支持設備,最大限度將現有設備使用到位。經過市里統籌安排和醫院多方協調,救治設備增加了40%,能夠滿足目前重癥患者救治需要。
據介紹,去年11月底,友誼醫院西城院區集中改造6個病區為應急病房,在通州院區改造感染樓二層布局,并搭建臨時板房,用于收治需住院治療的發熱危重患者。隨著12月就診高峰到來,醫院又整合了急診、呼吸科、應急病房、心內監護病房及重癥醫學科資源,共設置77張綜合重癥監護床位,集中收治危重患者,同時對各專科監護病房進行了調整,目前全院綜合及專科重癥監護床位達到185張。
經過全院職工的共同努力,友誼醫院西城、通州兩院區分別平穩有序度過了兩個就診高峰。王慧英透露,元旦后西城院區的急診就診量有所下降,目前院內每日留觀的危重患者數量已回落。同時,醫護人員的返崗率已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在保證急危重癥患者救治的基礎上,院內正常診療秩序也在逐步恢復。
每日召開急危重癥患者調度例會
面對疫情防控的新形勢新任務,友誼醫院黨委充分發揮新冠防治領導小組和急危重癥患者調度例會兩個機制的作用,科學應對疫情變化。其中急危重癥患者調度例會每日早晚兩次,會上聽取急診和發熱門診收治情況,從人力資源、患者分流、藥品設備等三方面進行全面協調,隨時解決發熱門診及急診運行過程中的堵點和難點。12月9日至1月5日早晨共舉行了57次調度會,有效疏解了急診和發熱門診的患者就診和收治高峰。
在擴容醫療資源方面,王慧英介紹,友誼醫院打破了專科界限,建立內外科聯合收治機制和危重癥患者分層收治、分級管理體系。按病情輕重程度分為三級,極危重患者收入重癥醫學科,包括各專科的重癥監護室;高危患者收入內科系統病房;相對較輕患者收入外科系統,實現分層收治。醫院還安排內科科室與外科科室結對子,通過會診、巡診、聯合查房等方式保證醫療質量和救治效果。
病床如何有效流轉、利用起來?王慧英表示,醫院通過全員統籌調配,突破了病房床位管理界限。“首先是按照病情變化流轉,若病情加重需生命支持治療則轉至重癥監護病房,若病情好轉則由監護室轉出至普通病房;‘結對子’科室間同樣按照病情流轉,輕癥患者轉‘結對子’的外科科室、重癥患者轉‘結對子’的內科科室,集中優勢力量最大程度上保證救治效果。其次按照專病救治需要流轉,如出現心肌酶異常、消化道出血等情況按需轉至專科治療。同時也進行院外流轉,不符合出院指征但經院內治療后病情穩定的患者,安排轉至醫聯體單位;醫聯體內基層醫院的危重病人也會轉入友誼醫院相應科室。”
為保障重癥患者及時得到積極穩妥的救治,友誼醫院黨委還成立了由紀檢副院長牽頭、醫務處主導的疏解專項小組,對每日急診與發熱門診需要收入院的患者進行疏解與督導。醫院探索疏解前移策略,患者由急診直接開具住院證收入院,提升疏解效率。此外,醫院還成立了新冠患者救治工作小組和醫療救治專家組,建立危重癥患者診治臨床路徑。每日下午組織專家組進行會診討論,制定重癥患者救治方案。組織全院醫務人員開展新冠感染患者救治流程、重癥患者搶救路徑等培訓,提高治療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
開通免費用藥咨詢互聯網門診
為滿足患者就醫需求、減少排隊等待、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友誼醫院還加強了互聯網診療服務,進一步提升互聯網診療能力。只要曾在院內有就診記錄的患者,均可以選擇互聯網診療。為方便群眾用藥咨詢,醫院還開通了免費的用藥咨詢互聯網門診,過去需要到醫院用藥咨詢中心才能進行的咨詢,現在市民可以在家拍攝圖片、在線發送問題進行免費咨詢。
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優化和互聯網診療服務能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居家線上問診。12月18日,友誼醫院“新冠感染圖文診療”服務正式上線,兩院區全科醫學科、中醫科、呼吸內科可在線接診首診患者,為患者就診提供便利。數據顯示,12月,友誼醫院互聯網診療量大幅增加,約占全年的36.7%,超過2021年全年的互聯網診療量。
中西醫結合也是友誼醫院的傳統優勢專業。王慧英介紹,中醫科總結了目前北京地區冬季新冠感染患者急性發病期兩大常見證型和急性發病后劇烈咳嗽咽痛咽干等癥狀,推出“抗疫1、2、3號方”顆粒劑。藥學部聯系制備三方顆粒劑,以減少患者取藥等候時間,方便患者居家服藥。12月22日起,通過來院面診或者互聯網診療,經中醫科醫生問診后均可以開藥,通常患者在服藥3日內癥狀得到明顯緩解。
文/本報記者 蔣若靜 攝影/本報記者 崔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