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大愛無疆不畏艱險援非抗埃 大醫情懷澆灌中非友誼之花
10月20日,在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周年之際,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中國援外醫療隊群體代表的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中國第24批援助幾內亞醫療隊隊長,我院黨委常委、副院長王振常作為中國援外醫療隊群體代表之一前往“時代楷模”發布儀式領獎。
2016年2月,由我院19位醫務人員組成的中國第24批援助幾內亞醫療隊在西非幾內亞圓滿完成了為期18個月的醫療援助工作,順利回到祖國。在埃博拉肆虐的關鍵時刻,醫療隊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我院黨委的帶領下,醫療隊在幾內亞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醫療保障工作,不僅提升了中幾友好醫院的學科建設水平,還為當地培訓了1679位公共衛生師,促進了幾內亞的基本公共衛生體系的建立。
義無反顧,踏上征程
2013年12月,中國第24批援幾內亞醫療隊正式組建,其中包括臨床醫師、護士、藥師、檢驗師,以及翻譯、財務、總務、廚師等不同專業共19名隊員,全部來自我院。醫學影像專家、曾經有過援藏經歷的副院長王振常被醫院黨委選派為醫療隊隊長。
2014年3月,非洲爆發了嚴重的埃博拉疫情。之后幾個月里,幾內亞的埃博拉疫情愈加肆虐。感染人數激增、病死率極高,在全世界都“談埃色變”的時候,許多國家紛紛撤離援非醫療隊,甚至連“無國界醫生”都停止向幾內亞派出醫療志愿者。6月,又有壞消息傳來:醫療隊所在的中幾友好醫院里已有9人感染埃博拉,其中6人不幸離世。
面對如此緊張的形勢,作為國家埃博拉防控專家組組長和中國第24批援幾內亞醫療隊隊長的王振常及全體醫療隊員卻非常堅定:不僅要與幾內亞人民患難與共,勇往直前,更要實現“打勝仗、零感染”的目標。
2014年8月16日,王振常帶領第24批援幾內亞醫療隊踏上征程。
公衛培訓,忠誠鑄就
為落實幫助非洲國家有效應對和防控埃博拉疫情的承諾,我國政府提出無償幫助幾內亞政府培訓1000名公共衛生師,以提升當地防控埃博拉能力。按照上級統一部署,由第24批援幾內亞醫療隊與北京公共衛生專家組臨危受命,共同組成培訓團隊,負責開展幾內亞的埃博拉防控培訓任務。王振常受命擔任此次培訓任務組組長。
自接到任務后,王振常多次與國內聯系、考察及調研,醫療隊制定出相應的培訓計劃和防護措施。培訓工作自2014年12月起開展,歷時2個月,保質保量并超額完成對當地1679人的培訓計劃。此項培訓工作對幾內亞當時的埃博拉疫情防控起到巨大的指導作用,并為其建立公共衛生體系打下了堅實基礎。其中培訓醫務人員500名,社區工作者600名,更為重要的是還對總統府、衛生部、安全部、國際合作部、外交部、科納克里市政府等國家行政人員600人進行了培訓,使他們建立公共衛生觀念,了解公共衛生策略,為埃博拉防控發揮特殊的價值。
醫療隊設立質控組、講師組、防控組、安保組、財務組等,大家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克服困難,共計培訓28場。時任總統府秘書長、科納克里市長出席了培訓結業儀式,對此次培訓項目給予了高度評價,科納克里市政府向中國駐幾大使、商務參贊、培訓專家組和醫療隊頒發了特殊貢獻榮譽證書,以表示幾內亞政府和人民對中國政府的真誠感謝。
在此過程中,中國政府先后派來五批防疫專家組,與醫療隊協同作戰。每次培訓工作都積極與專家組協商,共同參與。與專家共同參加世界衛生組織的西非疫情例會,如實、按時完成匯報工作。醫療隊還多次與專家組共同考察中幾友好醫院埃博拉防控流程,撰寫考察報告。
2015年10月4日至6日,王振常作為中國援非醫療專家,代表援非醫療隊參加了在南非開普敦舉行的第二屆中非部長級衛生合作發展會議。他在會上了介紹了中國醫療隊在提升非洲國家醫療服務水平、抗擊埃博拉疫情等方面所做的重要工作。中國醫療隊的工作受到與會各方代表及中外媒體關注,得到了國際認可和贊譽。
中幾醫療,無私援助
由中國援助的中幾友好醫院位于幾內亞首都科納克里,是醫療隊工作的主要陣地,王振常擔任中幾友好醫院副院長。
醫療隊19人中共有高級職稱14人,中級職稱4人,是各專業學科的領軍人物和骨干力量。他們將專業理念、學術知識及寶貴的臨床經驗毫無保留的與當地醫療同仁分享,并在醫院內多次開展多個學科的學術交流及危重病例討論。用高水平的醫療專業水準服務于當地患者,切實提高幾內亞人民的健康水平。
中幾友好醫院科室相對齊全,但因設備落后及藥品匱乏等原因無法開展規范臨床檢查及危重病人救治。醫療隊積極參加中幾友好醫院的臨床工作,結合當地的醫療條件盡可能地提供醫療技術支持與指導,在缺醫少藥的情況下盡可能的開展臨床工作。同時結合各專業特點,提出學科建設和規劃,努力提高幾內亞醫療技術水平。
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院黨委為醫療隊開展援助工作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和保障。國家衛生健康委領導到幾內亞慰問醫療隊,友誼醫院領導帶隊赴幾內亞同醫療隊員一起過春節。黨和政府對醫療隊的支持和關懷極大地鼓舞了醫療隊的士氣!依托友誼醫院的綜合優勢,醫療隊建立了與中幾友好醫院的多項對口合作項目。其中包括放射影像診斷技術援助和培訓、超聲引導下介入診療技術及培訓、微創外科診療技術等援助項目。項目的開展和實施對提高幾內亞的醫學診療水平起到積極的作用。
2014年底,醫療隊認真完成了國家衛生健康委對抗擊埃博拉緊急調撥的設備物資和常規醫療隊藥械貨柜物資的清點整理工作,并舉行了對中幾友好醫院設備藥械的捐贈儀式。此基礎上,醫療隊協助做好醫院重癥監護室的設備和技術人才儲備工作,并協助醫院發展重癥醫學科室建設。
通過醫療隊的努力,中幾友好醫院已經開始了信息化步伐,先后實現了超聲引導下介入治療、腹腔鏡微創治療、CT血管造影、藥品信息化等新技術,以及財務管理信息化,為建設數字化醫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援助過程中,醫療隊得到了當地患者的認可,同行的高度評價。醫療援助工作務實全面,合作快速有效,中非友誼不斷加深。
華人華僑,健康保障
保證在幾華人華僑的健康是醫療隊義不容辭的責任。醫療隊抵達后便立即開放駐地門診,提供一系列診療服務,并在此基礎上,積極延伸醫療服務形式,開通24小時健康咨詢熱線。
同時,醫療隊開展了“送健康上門體檢”服務,為使館、經商處提供包括B超、心電圖、血壓、血糖、血涂片瘧原蟲檢查等相對全面的客觀檢查項目,并在現場健康咨詢和指導后,針對特殊人群給予健康指導及必要的藥物干預。
鑒于埃博拉疫情及華人對防控知識的需求,醫療隊建立培訓小組,為中資機構和華人社團開展了形式多樣、效果顯著的埃博拉防控和當地多發傳染病的科普宣傳工作。醫療隊還聯合專家組共同編寫了《幾內亞華人埃博拉防控手冊》、《瘧疾防治手冊》等,印發給相關單位和個人。
友誼使者,大愛無疆
醫療隊在幾內亞的工作生活得到了幾方人員的關心和幫助,隊員們也把自己當成是幾內亞人民的一員,十分關注幾內亞的社會及人文發展。醫療隊多次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募捐和社會公益活動。由此擴大了中國醫療隊影響力,同時更彰顯出大國風范。
“六一”兒童節之際,醫療隊帶著對幾內亞孩子的無限關愛,來到距首都科納克里50公里的一所公立小學,進行“匯聚愛心、援非助學”的捐資助學活動。此次活動在中國駐幾內亞大使館經商處的支持下,在幾內亞華商會及各愛心企業的共同參與下,共募集愛心善款共計45000美元,其中醫療隊19名隊員共募集現金及實物共計價值約11000美元。除購買捐贈的學習用具外,剩余資金用于援建學生餐廳和廚房,以切實改善孩子們的生活。
2015年7月,為紀念在抗擊埃博拉疫情的戰役中不幸逝去的醫務人員,幾內亞政府號召全國范圍內醫療工作者為白衣英雄的家屬募捐,希望借此機會進行全國性的悼念活動,以此鼓舞全體國民共同努力最終戰勝疫情的決心和勇氣。得知消息后,醫療隊和中幾友好醫院醫務人員一起響應號召,積極參與捐款。此次捐款活動充分體現出了醫療隊的整體觀和大局觀,更凸顯出大愛無疆的援非精神。
醫療隊在援非期間開展了一系列務實有效的醫療援助工作,得到幾內亞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評價,在幾內亞社會引起積極的反響。在醫療隊即將結束援助任務時,收到了來自幾內亞國家和政府的各種表彰及嘉獎。時任總統專門在總統府接見醫療隊全體隊員,隆重表彰醫療隊為抗擊埃博拉所做的貢獻并頒發證書。幾內亞國家衛生部也為醫療隊頒發榮譽證書,以此感謝醫療隊為幾內亞的衛生事業所作的積極貢獻。醫療隊隊長王振常還獲得幾內亞共和國國家授勛委員會頒發的國家勛章。同時,王振常還榮獲了2015年大愛無疆“最美援外醫生”和埃博拉出血熱疫情防控先進個人等榮譽。
在埃博拉疫情的籠罩下,中國第24批援幾內亞醫療隊按照黨中央和中國政府的總體部署,堅持完成所有援外工作,依靠各方支持、踐行援非精神。醫療隊的援非抗疫工作得了幾內亞政府和人民的贊譽,充分體現了“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中非友好情誼,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中國醫療隊精神,用最美的醫德醫術譜寫了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新篇章! (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