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我院(通州院區)守護天使志愿者團隊 用愛溫暖每一個角落
時間荏苒,我院(通州院區)開診至今已有五年多時間。在這五年的蓬勃發展中,離不開醫護人員的精湛醫術和悉心照料,離不開其他各崗位工作者的服務與保障,還離不開志愿者們的無私奉獻。五年間,通州院區的守護天使團隊如同那春日里的陽光,溫暖而明媚,為醫院帶來了勃勃生機與活力。在他們的幫助下,醫院更加溫馨,患者也感受到了更多的關愛與支持。
“患者的一聲謝謝 我再苦再累也值了”
這句話不僅是志愿者張亮亮內心深處的真實感慨,更是無數志愿者在默默奉獻、為患者提供幫助后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當張亮亮的原單位因種種原因歇業后,他并沒有選擇賦閑在家或尋找其他工作,而是得知醫院里眾多患者急需幫助后,毅然決定加入志愿者團隊,將自己的力量投入到這份神圣的事業中。
自從報名參加志愿服務開始,張亮亮始終把為患者服務當作自己的本職工作,無論風雨無阻,始終堅守在崗位上。每天清晨五點多就從家中出發,七點半準時上崗,即便是周末和節假日也鮮少休息,甚至在京城罕見的暴雪天氣中,他依舊堅持為患者提供服務。2023年,他全年累計志愿服務時間高達1844小時,換算成工作日,相當于他整整工作了230天。
隨著冬季的來臨,兒科患者人數急劇增加,張亮亮冒著隨時可能被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風險,義無反顧地將兒科自助區作為自己的工作崗位,全心全意為每一位患兒及家長服務。他的熱情和耐心不僅安撫了無數家長焦躁的情緒,也贏得了患者和家屬的衷心感謝。更有家長通過12345熱線對他進行了表揚,這是對他無私奉獻的最好肯定。
他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患者,用實際行動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
“能為患者提供幫助 我感覺很幸福。”
2023年1月,我院(通州院區)與北京衛生職業學院攜手合作,共同啟動了“北衛陽光天使”志愿服務項目。這也是疫情三年后第一個由團體組成的志愿服務項目。在接下來的三個寒暑假里,北衛職院精心組織了7批共計106名護理專業大學生,他們深入醫院,為患者提供無私的志愿服務。
對于這些大學生志愿者而言,每一次服務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其中,志愿者馬珺涵分享了自己的親身體驗。當得知自己成為學院恢復有組織志愿服務后第一批進入醫院服務的志愿者時,她內心充滿了激動與期待。在志愿服務的過程中,有一件小事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天早上,她遇到了一對頭發花白的老夫婦,他們正在查看醫生出診公示欄,并認真記錄著。通過詢問,她了解到這對夫婦是為了幫助想來北京看病的外地親戚提前來院了解情況,但對醫生的專長和出診時間并不了解。馬珺涵迅速行動,考慮到出診表可能存在的變化,她幫助老人在手機上關注了醫院微信服務號,并耐心教會他們如何查找專家出診時間和專業領域的界面。
馬珺涵感慨道:“醫院是一個特殊的場所,當看到患者在困惑和無助時,能夠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這讓我感到非常幸福和滿足。特別是當患者向我們表示感謝時,那種內心的溫暖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她的這番話,不僅道出了志愿服務的真諦,也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在為患者服務過程中 鞏固提高專業知識
參與孕寶天使項目的志愿者們,在服務孕媽媽的過程中,深刻體驗到了孕育生命的神圣與偉大。他們見證了生命的誕生與成長,感受到了母親們的艱辛與幸福。
而參加超聲小助手項目的志愿者們,不僅加深了對心臟解剖和功能的認識,還親身體驗到了超聲技師們那種嚴謹細致的職業精神。他們學到了專業知識,也體會到了醫療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
同樣,參與藥劑科志愿服務的學生們,在服務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藥理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他們對藥事服務中的高科技和信息自動化技術特別感興趣,這些先進技術為醫療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持。
北衛職院團總支書記邵鵬老師在談及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變化時指出,同學們在醫院這個特殊的大課堂里,不僅參與了志愿服務,還拓寬了視野,鍛煉了溝通交流能力。他們學會了與患者共情,體會到了幫助他人的快樂和價值。同時,通過實踐,他們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社會,提升了自己的醫學知識水平。
我院(通州院區)的志愿者們用他們的行動和愛心,為醫院注入了無盡的溫暖和活力。他們如同守護天使般,默默地在患者身邊傳遞著關愛與希望。讓我們向這些無私奉獻的志愿者們致敬,感謝他們為醫院和患者所做的一切,愿這份愛與溫暖永遠傳遞下去。
(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