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動態
北京市臨研所、熱研所、藥研所參加首屆市屬醫學科研院所大會,五項成果入選首都衛生領域2023年度十大科技事件
為促進醫學科研院所交流,全面提升醫學科研院所創新集群整體效能,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于2月26日主辦了首屆市屬醫學科研院所大會。我院黨委書記、理事長、北京市臨床醫學研究所、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北京市臨床藥學研究所所長辛有清,我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尤紅,相關職能部門和三個研究所負責人及主要研究人員共50余人參加了大會。
大會發布了2023年度市屬醫院、科研院所十大科技事件。其中,我院共5項成果入選,分別為醫院王振常教授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尤紅教授入選“北京學者”、醫院獲批消化健康全國重點實驗室、王振常教授團隊微米級CT機技術成果,以及1項科技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鐘東波出席會議并講話。他指出,市屬醫學科研院所是首都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生力軍,北京集中了醫學科技創新寶貴的臨床資源和病人資源,18家院所構成全國規模最大的醫學科研院所集群,具有高水平的研究團隊和研究平臺,要用好這些資源開展醫學科技創新,把最好的臨床研究資源轉化成最大的研究成果,增強推進醫學院所科技創新的責任感、使命感。下一步,市屬醫院和醫學科研院所要堅持正確方向,把握重點環節,在推進醫學科技創新中做出北京貢獻。一是堅持面向人民健康,以臨床需求為導向;二是堅持聚焦關鍵要素,提升科技創新核心能力;三是堅持協同創新,開展有組織的科研;四是堅持深化改革,釋放科技創新活力;五是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營造良好創新氛圍。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昂在會上對十大科技事件進行了發布,并部署了市屬醫學科研院所2024年重點工作,從強化規劃引領、強化需求導向、提升臨床研究能力、加強協同協作、完善支撐保障體系、完善激勵機制、完善治理機制等7個方面提出了18項具體重點任務。
會上,辛有清作為醫學科研院所代表,以“勇擔時代使命,創新臨床醫學研究”為主題,進行了深入的工作交流。他分享了友誼醫院在醫學科研創新與臨床轉化方面的經驗,并詳細闡述了在醫院“三區一部”建設背景下,如何高水平地建設市屬醫學研究所,并打造順義院區臨床研究生態圈。辛有清強調,為提升醫院科研實力,需要做好三個院區科研平臺的頂層設計和機制建設,形成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和臨床藥學等多學科交叉的科研布局。他指出,在保持醫院綜合優勢的同時,要致力于“建高原、筑高峰”,使其成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
在分論壇交流環節,18個院所代表分別作學術交流。
北京市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所長曹春梅教授作了“心臟缺血損傷全鏈研究實踐與展望”專題報告。她從心肌缺血入手,深入探索了病因及易患因素,以期減少心肌細胞死亡并發現缺血預適應的保護機制,為全鏈條研究實踐提供了新視角。
北京市臨床藥學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鄢丹教授在“糖尿病前期智能分子診斷與藥物干預”主題報告中,聚焦科研前沿,展示了藥研所在糖尿病前期診斷領域的重要成果,包括2021年以來的科研項目與平臺搭建情況。
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吳云副研究員就“熱帶病病原體診斷的挑戰與創新—分子診斷技術在熱帶病病原體中的應用”作了報告,介紹了研究所歷史、功能及成就,并展示了研究所傳承弘揚時代楷模“李桓英精神”在科技創新工作中的做法。
市屬科研院所是推動首都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是科技自立自強前沿陣地重要建設者。北京友誼醫院、北京市臨床醫學研究所、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北京市臨床藥學研究所將面向人民健康需求,以臨床需求為導向,堅持協同創新,提升科技創新核心能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為推進首都醫學科技創新做出貢獻。(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