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工作動態
我院榮獲2022年度事業單位兩項“記大功”獎勵
為更好地激發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營造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前不久,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召開事業單位 2023 年度考核獎勵工作暨記大功頒獎大會。我院急危重癥救治中心及醫院醫務處副處長、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支德源分別獲得集體、個人“記大功”殊榮。
北京友誼醫院急危重癥救治中心
我院急危重癥救治中心成立于2017年6月,主要由急診醫學科、重癥醫學科、感染內科等科室組成。自中心成立以來,無論是急危重癥患者的就診量、搶救成功率、各類新技術開展均取得了顯著進步,特別是在2020年至2022年新冠病毒疫情最為嚴峻復雜的三年中,中心全體人員在院黨委的領導下,始終堅持精準防控和臨床救治相結合的原則,防住了院內感染,保證了急危重癥患者診治安全。面對高強度的工作,大家相互協助,晝夜守護,譜寫著守護生命、大愛無疆的壯歌,詮釋著友誼人的奉獻與擔當。
強化發熱門診建設
發揮新冠疫情防控哨點作用
急危重癥救治中心感染內科作為發熱門診的主責科室,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陣地,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發揮疫情防控哨點作用。2022年發熱門診共篩查、診治4萬余例患者,未漏診、誤診一例患者。
發熱門診保證患者生命至上的原則,堅持疫情防控與危重患者救治兩手抓,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迅速反應,靈活應對,切實保障每位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2022年發熱門診接診封管控區內危重癥患者、各種慢性病就醫、放化療的腫瘤病人,孕產婦等特殊病人達1400人次以上,充分發揮了疫情防控的哨點作用。
優化各項流程
確保急危重癥搶救“萬無一失”
新冠病毒疫情襲來,作為抗“疫”的第一道防線,急診科是搶救急危重癥的重要場所,更是應對突發事件的前沿陣地。憑借著2003年抗擊“非典”的經驗,急診的醫務人員意識到肩上的責任與重擔,不分晝夜地在為守護生命奮戰著。嚴格按照各項規章制度,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有條不紊地做好預檢分診、安全轉運、急危重癥救治及疫情防控等工作。
此外,急診科在堅持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還圓滿完成了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搶救,充分展現醫院應急處置和急診救治能力。2022年的一天,多輛救護車將9名因交通事故導致不同程度外傷的患者同時送到急診科,在院領導的統一調度下,快速將一名脾破裂,膈肌破裂,雙肺氣胸,肺挫裂傷,伴多發肋骨骨折、骨盆骨折出現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轉入手術室進行手術,術后及時轉入重癥醫學科序貫治療,開辟出一條搶救生命的綠色通道。
發揮重癥救治資源優勢
應對新冠感染就診高峰
2022年底,隨著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進入了關鍵時刻,工作的重心逐漸轉向危重患者的醫療救治,降低病死率。發熱門診就醫量隨之迎來新的高峰,救治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急危重癥救治中心全體人員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院黨委的領導下,同心戰“疫”,勇于擔當,打開了醫療救治的新局面。
為整合急危重癥救治醫療資源,醫院積極采取多項措施,打破專科界限,建立內外科聯合收治機制和危重癥患者分層收治、分級管理體系;重癥醫學科全體人員始終奮戰在在“重癥新冠感染”的第一線,積極開展氣管插管、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肺泡灌洗、ECMO、CRRT、俯臥位通氣等各種治療手段救治危重患者,體現了友誼人知難而上,不畏艱險的責任和擔當。
以高度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擔負疫情防控任務
急危重救治中心醫護作為醫院危重癥患者救治的“特種兵”,除了完成好醫院的本職工作外,還肩負著各種社會重大活動的醫療保障工作和疫情防控的支援任務。無論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還是各種疫情防控工作,從國家醫療隊,到社區核酸采集、疫苗接種醫療保障,都有危重救治中心醫務人員的身影,并且均圓滿地完成各類支援任務,受到了各上級部門的肯定。
未來,我院急危重癥救治中心將繼續發揚“仁愛博精”的院訓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為急危重癥患者救治和突發事件應急保障工作保駕護航。
支德源,中共黨員,我院醫務處副處長,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危重癥醫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22年北京市優秀醫師、2023年第34屆“北京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
扎根臨床,危重癥醫學的踏實奮斗者
作為重癥醫生,支德源具有豐富的重癥醫學臨床經驗,自2013年在重癥醫學專業工作以來,他共參與診治危重病患者超過5000例次,參與重大搶救超過300例次,完成各種高風險技術操作超過700例次,參與院內外各級疑難病例會診及病例討論超過900例次,2022年榮獲北京市優秀醫師。
在兼顧臨床工作的同時,作為首都醫科大學危重癥醫學系副教授,他還是一名優秀的醫學科研工作者,他創造性地提出膿毒癥相關科學假說,并圍繞這一科學假說獲批1項國家級課題、3項校局級課題,并發表SCI文章10余篇。
用心堅守,冬奧賽場旁的健康守護人
2022年北京冬奧會是全球新冠疫情下,第一次如期舉辦的國際性賽事。支德源被選派前往冬奧組委,擔任國家體育館醫療經理,全面負責場館的醫療保障工作。
他牽頭帶領場館醫療團隊,制定并不斷完善各項醫療制度17項,從建章立制到督導執行,為冬奧安全醫療建立了制度基礎。他同場館業主方、施工方一起反復探勘場館,共同繪制醫療區域改造方案,每天到施工現場督導改造進行,原本計劃在冬奧正賽前完成的醫療區域改造,提前2個月竣工并通過專家驗收。
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國家體育館全部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患者,均由支德源親自接診、督導轉運,他用科學的管理、肯干的作風,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狠抓診療行為中的每個細節。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支德源和他帶領國家體育館醫療隊實現了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醫務人員零感染、診治轉診陽性患者零傳播、醫療站每日消毒后環境核酸樣本零陽性”,醫療團隊精湛的技術、嚴謹的保障贏得了國際奧委會和外國參賽隊員的一致認可。北京友誼醫院榮獲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北京市先進集體,支德源榮獲北京冬奧會服務貢獻個人。
勇于擔當,定點醫院里的先鋒開創者
2022年11月,北京市衛生健康委籌建第三家新冠感染市級定點醫院。我院全面負責忠誠定點醫院的醫療管理和運行保障任務。支德源被選派擔任該院醫務處處長。
為了能盡快收治患者,他第一時間與忠誠醫院團隊對接,連夜踏勘醫院病房、檢驗科、藥房布局,發現原有院區在很多方面都需要整理完善。面對六天就要實現收治新冠患者這一目標,支德源頂住巨大壓力、分秒必爭:24小時,他撰寫了醫務人員派駐方案、同感控團隊制定病區改造方案,并通過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審議;48小時,他制定定點醫院藥品名錄,完成臨時藥品庫搭建工作;72小時,他梳理檢驗項目名錄,完成方艙實驗室建立工作;96小時,定點醫院醫療信息系統上線、醫保系統對接完成、院區三區兩通道改造完成、氧氣站壓力改造完成、首個標準化病房布置完成;120小時,他制定23項共7萬字診療制度,撰寫了包括55個場景的全流程全要素演練方案,并對第一批醫療隊進行上崗前培訓;144小時,線上桌面推演完成、實地全流程全要素演練完成、400張床位8個標準化隔離病房布置完成。
作為定點醫院中唯一具有重癥醫學高級職稱的醫學專家,支德源還擔任醫療救治組組長、危重癥專班負責人。支德源帶領各科專家組成的醫療救治組,完成多學科會診64次,他帶領醫療救治組群策群力、各盡所長、多學科全面救治新冠感染患。面對危重型病例,支德源帶領危重癥專班嚴格實行“一病例一方案”的管理機制,每日保證專家查房,并將患者診療工作將納入危重癥患者救治工作臺賬,他統籌協調全院醫療資源,確保危重型病例及時救治、精準施策。
精術仁心,重癥患者前的遏死亡斗士
2022年12月底,結束冬奧保障和定點醫院救治任務的支德源一天也沒有休息就回到友誼醫院,分管通州院區醫療救治工作。面對當時的新冠重癥高峰,他迎難而上,積極推進“保健康、防重癥、遏死亡”的各項舉措,實行全院打破??平缦?,建立內外科聯合收治機制和危重癥患者分層收治、分級管理體系,最大限度擴容醫療資源,經過他與友誼醫院全院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僅兩周時間友誼醫院通州院區重癥病亡率下降67.82%。
作為醫務工作者,支德源心懷“國之大者”,是投身疏解非首都功能、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排頭兵、實干家,是冬奧賽場上卓越醫療保障的領頭雁、有為者;作為重癥、全科醫學專家,他是身著白衣同死神“掰手腕”的健康衛士。今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10周年,支德源作為我院“三區一部”多院區同質化醫療管理的參與者,將繼續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建設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未來之城”的要求,與首都全體醫務工作者一道,不斷創新醫療服務理念,提升醫療診治水平,為增強患者就醫獲得感,落實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未來,我院全體友誼人將繼續秉承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發揚“仁愛博精”的院訓精神,為首都衛生健康事業貢獻更大力量。
(宣傳中心)
上一篇: 我院黨委開展黨紀學習教育集中讀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