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動態
第九期“友誼合能論壇”聚焦疾病預警診斷干預新策略
為推進醫院有組織科研,以解決重大疾病問題為導向,加強基礎研究與臨床研究互促共進,北京友誼醫院、北京市臨床醫學研究所共同發起了“友誼合能”系列學術交流活動。
第九期“友誼合能論壇”于5月27日在我院西城院區門診樓二層報告廳成功舉辦。院所相關領導、各科室醫師、研究人員以及在讀研究生齊聚論壇現場。會議同時在我院通州院區、順義院區、友誼醫院平谷醫院、拉薩市人民醫院進行了遠程直播。
論壇特邀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血管研究所張耀華教授,為大家呈現一場題為“疾病預警、識別診斷與干預新策略”的專題講座。張教授在講座中巧妙地引用了唐代醫學家孫思邈的“未病-欲病-已病”理論,聚焦心血管疾病,詳細分享了利用科學方法實現“防未病、治已病、促長效”的最新進展。包括利用多模態大語言模型部分實現預警;探索與心力衰竭相關的生物標志物、構建AutoGluon模型區分心衰類型、發現新的蛋白修飾篩選化合物、探針開發以實現識別心血管疾?。谎邪lPROTAC藥物實現有效干預。
針對聽眾的提問,張教授進一步深入闡述了蛋白修飾和機器學習在心血管疾病預警領域的研究進展,并分享了相關學術交流和合作的經驗。他強調,作為醫學工作者,不僅要關注治療已病的方法,更應該重視預防未病,以及促進長期健康的工作。基礎研究在揭示疾病病生理機制的同時,更應關注疾病的預警系統和早期癥狀的識別,以便能夠更早地進行干預和預防,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北京市臨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