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動態
第十一期“友誼合能論壇”共話激活生物樣本數據資源,提升科研新質生產力
為推進醫院有組織科研,以解決重大疾病問題為導向加強基礎研究與臨床研究互促共進,北京友誼醫院、北京市臨床醫學研究所發起“友誼合能”系列學術交流活動。
第十一期“友誼合能論壇”于7月1日在我院西城院區醫療保健中心5樓多功能廳成功舉辦。院所相關領導、各科室醫師、研究人員以及在讀研究生齊聚論壇現場,我院通州院區、順義院區、友誼平谷醫院、拉薩人民醫院同步遠程直播。
論壇特邀清華大學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臨床轉化科學中心主任王韞芳教授,為大家帶來“類器官活庫及其智慧管理助力疾病精準診療新范式”專題講座,王韞芳教授首先深入剖析了臨床問題轉化為科學問題所面臨的挑戰,其中患者的生物樣本難以轉換為特殊病生理信息是關鍵痛點,而建立“實數合一”的生物樣本庫是有效解決方案。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在此背景下創新探索出以項目為載體的樣本管理模式,配置了專用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了生物樣本從采集、運送、接收、登記、制備、出庫、質控等全流程的數字化管理。這套系統不僅提升了樣本存儲和利用效率,還大幅提高了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和可追溯性,為科研工作者和臨床醫生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王韞芳教授還詳細介紹了醫院最新的技術創新成果,包括開發智能化蠟塊管理系統,可以自動化地管理和分析組織樣本,為病理診斷提供了更快速和精確的數據支持。開發分子影像的數字化平臺,幫助醫生高精度查看患者的組織結構,精確定位病變區域。通過升級數據調取的精準化技術,則使研究人員能夠從海量數據中快速找到所需信息,加快了研究進程。
圍繞研究專長,王韞芳教授介紹了近年來在生理和疾病狀態下的類器官活庫建設工作。通過構建模擬肝臟損傷的多水平細胞、組織和器官模型,突破性地發展了個性化肝臟組織工程策略,為肝病治療和藥物開發提供了新路徑。通過類器官活庫,醫生也能夠模擬不同病理狀態下的人體器官功能,評估藥物的療效,開展個性化治療方案,促進精準醫療。
王韞芳教授的精彩報告,讓在座聽眾拓展了全新的研究視野,了解了先進的生物樣本存儲利用方法。并通過深入的答疑和討論,指導大家挖掘利用好樣本數據“金礦”,快速提升科研新質生產力。
(北京市臨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