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北京市醫學影像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有序推進 2024年度醫學影像檢查結果互認工作
為進一步提高醫療資源利用率,減輕人民群眾就醫負擔,保障醫療質量和安全,自今年4月以來,北京市開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涵蓋181項醫學檢驗項目及300項醫學影像檢查項目。北京市醫學影像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積極引領并高效推進影像檢查互認工作的實施,成效顯著。我院作為該中心的主任委員單位,更是積極貢獻其專業力量與豐富經驗,為影像檢查互認工作的順利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檢驗檢查結果互認,是指在統一技術標準、質控標準的前提下,不同醫療機構之間檢驗檢查結果實現互認,對于患者提供的已有檢查檢驗結果,符合互認條件、滿足診療需要的,不需重復進行檢驗檢查。北京市醫學影像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依托于我院,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服務患者、服務于醫療機構、服務于醫學影像專業的人才培養及科學研究。作為北京市衛生健康委的有力抓手,積極推行影像檢查互認工作。影像檢查互認的深入實施能夠產生多元化的效益。首先,患者在不同醫療機構就診時不再需要重復進行相同的項目檢查,極大地節省了不必要的開支。其次,醫生能迅速獲得完整的患者過往檢查歷史記錄,縮短病患治療的時間周期。同時,互認還促進了不同層級醫療機構之間的深度信息共享和高效協作,編織起一張緊密的醫療網絡,共同提升整體醫療服務水平。
檢查檢驗的規范化和標準化是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的基礎。北京市醫學影像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在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推動下,在主任委員王振常院士的帶領下,整理并下發醫學影像檢查互認項目清單300項(DR 100項、CT 110項及MR 90項)、相應影像檢查技術規范簡明手冊及互認評價細則。參與互認的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做到檢查規范、部位正確、序列完整、圖像清晰、質量可靠、達到診斷要求(具有時效性),患者基本信息和檢查日期準確。目前,已有113家醫療機構通過了北京市醫學影像互認的現場檢查。
在2023年的前期工作中,北京市醫學影像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參與建設的北京市影像云平臺面向各聯網醫院下發了統一的《北京市影像平臺項目-接口集成技術方案》(以下簡稱《集成方案》)。《集成方案》中明確要求各聯網醫院對于院內CT、MRI、DR/CR影像檢查,在檢查報告審核通過后,將檢查報告和相應的檢查影像上傳至北京市影像云平臺。同時,為了便于進行上傳數據完整性校驗,《集成方案》中還要求各聯網醫院每日上報當日應上傳的影像報告及數字圖像總數量。2023年7月1日至今,平臺共計接入152家醫療機構,包括委屬委管醫院11家、市屬醫院22家、中醫局管理醫院8家、各區縣管理醫院111家。截止八月底,平臺已接入37家互認醫療機構。
基于影像云平臺進行數據調研,北京市醫學影像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初步構建實時監測系統,并設置了異常問題匯總頁,可實時發現問題,不斷質控改進。影像云平臺的建設,可以將海量影像數據進行有序管理,并利于北京市醫學影像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開展多維度的圖像質控及報告質控,并在不久后會基于影像云平臺完善智能質控系統,開發人工智能質控模型,實現圖像質量、報告質量的人工智能質控模型的開發和驗證。項目組目前正圍繞此目標聯合北京市屬人工智能企業,聯合申報項目,積極開展專項研究。
與此同時,為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提高區域內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和醫療同質化水平,京津冀檢查結果互認也在同步進行。經與天津市、河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研究決定,自2016年起,北京市醫學影像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持續組織開展京津冀(北京地區)醫療機構醫學影像檢查結果互認工作,目前已完成第一至六批共計134家醫療機構的結果互認。
2024年度京津冀(北京地區)醫療機構醫學影像檢查結果互認工作(京津冀第七批)已于8月中下旬開始,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獨立開診并開設放射診療工作的醫療機構(包括獨立醫學影像中心)均可申報。經各區衛生健康委員會遴選推薦及醫療機構根據互認指南及評分標準自查完善,北京市醫學影像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組織專家團隊對本年度符合申報要求的80家醫療機構進行現場評估,評估范圍全面覆蓋北京市17個區縣。
9月4日,北京市醫學影像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組織召開2024年度京津冀影像資料互認檢查工作安排暨市區質控中心聯動工作會議,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市醫學影像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主任王振常教授,北京市醫學影像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副主任楊正漢教授,牛延濤教授,各區質控中心主任及影像學專家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由北京市醫學影像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辦公室主任魏璇副教授主持。會議對2024年度京津冀影像資料互認現場評估的具體工作要求、評價細則、工作小組分工及職責要點進行了詳細解讀。醫學影像檢查結果互認工作的持續開展將切實加強我市各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區級影像質控中心對轄區醫療機構影像科室的業務指導,有效提升區域內醫療機構醫學影像技術水平。
在北京市醫學影像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的持續努力下,日趨完善中的北京市醫學影像云平臺已初步實現服務患者功能,即患者完成影像檢查后,可于線上調閱影像檢查報告及圖像,無需前往醫院打印實體報告及膠片,該功能的實現為患者盡早獲取就診結果、優化就醫環節提供方便,有效提升了患者就醫體驗。目前,北京市醫學影像云平臺穩步推進醫療機構間檢查結果共享工作,各家醫療機構的影像科除需關注上傳數據的規范性外,更要在院內、院外大力向醫生、患者及群眾做好宣傳及普及,共同推進醫療服務功能改善,讓全社會受益。(放射科)
上一篇: 科技賦能健康未來 我院創新成果閃耀服貿會
下一篇: 我院圓滿完成巴黎殘奧會醫療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