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友誼故事】跨越千里求醫 我院為藏族母子成功實施復雜手術
近日,一對來自青海玉樹的藏族母子——年近7旬的卓瑪(化名)及其兒子拉巴(化名),專程來到我院順義院區普外中心,尋求主任醫師尹杰的幫助。
卓瑪因吞咽困難已有4個月之久,在當地醫院做胃鏡檢查時,發現賁門處長有一個大瘤子。由于腫瘤位置較高,當地藏區醫院表示手術風險極大,需要開胸、開腹才能切除,且醫生缺乏相關手術條件和經驗。因此,卓瑪一家在醫生的建議下,不遠千里來到我院。
“看目前的結果賁門癌的診斷已經明確了,但腫瘤位置很高,胃和食道都有腫瘤,你們先別著急,咱們住院仔細查查,再商量下一步治療方案”,尹杰在詳細了解了卓瑪的病情后,迅速為其開放了綠色通道,安排住院進行進一步檢查。經過胃鏡檢查、病理回報及超聲內鏡等一系列檢查,尹杰確診卓瑪為胃食管結合部癌,腫瘤范圍較大,手術難度不小。
考慮到卓瑪的年齡較大,且有心絞痛多年病史,沒有規律治療過,心率僅38-43次/分,尹杰決定聯合心內科、麻醉手術中心和胸外科進行MDT多學科討論,制定詳細的圍手術期治療方案。經過討論,計劃行全腹腔鏡下根治性近端胃切除術,盡量用最小創口完成手術,并保留部分胃的功能,同時需要術中胃鏡定位及快速冰凍病理檢查。必要時胸外科協助開胸吻合,以保障腫瘤學安全。此外,術前還需為卓瑪置入臨時起搏器,進一步保障麻醉及手術安全。
在陪床的過程中,拉巴向尹杰透露,他的父親也是因賁門癌去世,而他本人也有反酸燒心癥狀已一年多,且愈發嚴重。尹杰在了解拉巴的病史后,發現其有食管裂孔疝和嚴重反流性食管炎,有潛在癌變風險,也有手術治療指征。于是,尹杰決定為拉巴也安排手術治療。
術前尹杰、李俊主任團隊為兩位藏族患者制訂了嚴密的手術計劃,普外中心張軍主任也對手術中可能遇到的困難進行了悉心叮囑。麻醉手術中心董鵬、萬磊主任,王兢護士長團隊分別完善了麻醉及醫護配合方案;胸外科李杰主任團隊術中隨時待命。10月22日上午,卓瑪先行臨時起搏器安置術,中午即進入中心手術室進行全腹腔鏡近端胃切除術+食管下段部分切除+腹腔淋巴結清掃術(D2+下縱膈淋巴結),經食道裂孔胸腔縱膈內食管胃端側吻合術(雙肌瓣吻合)重建賁門等手術,手術過程十分順利。待卓瑪度過術后恢復危險期后,拉巴于10月29日接受了3D腹腔鏡下食管裂孔疝修補術+胃底折疊術(Dor),術后同樣順利恢復。
“治療高位的胃部腫瘤,傳統胃食管吻合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和吻合口狹窄的問題,我院普外中心成功開展了數十例全腹腔鏡近端胃切除術+雙肌瓣吻合(Kamikawa術式),可以有效重建賁門功能,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的發生,而且保留了部分胃的功能,可以顯著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尹杰介紹,“這也是目前公認操作最復雜,術后功能保留最好的近端胃手術方式”。
在術后規范的治療及優質的護理下,卓瑪和拉巴均恢復順利,無近期并發癥發生,并于11月1日共同出院。出院當天,卓瑪一家為順義院區普外中心尹杰主任醫療團隊和薛丹護士長護理團隊獻上了哈達,并撰寫了感謝信,表達了對醫護人員的誠摯感謝。
我院普外中心是“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普外分中心、胃食管反流病外科診療中心”“消化健康全國重點實驗室-普外分中心”“國家臨床重點建設專科-普通外科”“中華醫學會外科結直腸學組主任委員單位”等。順義院區普外中心秉承醫院“三區一部”醫療水平同質化的要求,與西城、通州院區互配專家,在普通外科良惡性疾病的規范化、個體化、微創治療方面始終走在前列,極大提高北京東部和北部地區普通外科疾病的診治能力,也為全國各族同胞提供優質的診療服務。(宣傳中心)
下一篇: 我院與拉薩市人民醫院工作交流會成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