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我院成功實施多例脊柱后路截骨矯形手術,讓“羅鍋”患者重新挺直腰桿
近日,李女士如約來到我院通州院區骨科中心脊柱外科復查。現在的她昂首闊步,自信滿滿。難以想象大半年前,初次踏入診室時,她還只能佝僂著腰,步履維艱。多年來,李女士飽受脊柱后凸畸形(俗稱“羅鍋”)的困擾,行動受限,生活諸多不便。而在成功接受了脊柱外科楊雍主任醫師、李想主任醫師團隊實施的脊柱后路截骨矯形術后,如今的她已經能夠重新挺直腰桿,再次擁抱美好生活。
近年來,我院通州院區骨科中心脊柱外已經成功為很多像李女士這樣的“羅鍋”患者,實施脊柱后路截骨矯形術,手術均取得了滿意的矯形效果,經過半年以上的隨訪,患者均恢復情況良好,治療效果得到了一致好評。該項技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我院骨科中心脊柱外科在脊柱后凸截骨技術方面漸趨成熟,在脊柱外科技術水平方面又邁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脊柱后凸畸形”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駝背或羅鍋,是一種脊柱的異常彎曲現象。脊柱后凸角度較大時,會導致患者有明顯的腰背部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的外觀、神經功能以及生活質量。脊柱畸形矯形術是一項操作復雜、技術要求極高的脊柱外科技術,一直以來都是脊柱外科領域最具挑戰性的課題。由于脊柱及其周邊結構具有復雜且特殊的解剖特點,在實施脊柱畸形矯正的過程中,醫生面臨著極高的神經血管損傷風險。這項技術極大地考驗著醫生的操作水平與技術能力,任何微小的操作失誤,都可能引發神經損害,甚至會導致癱瘓等災難性的后果。
今天要分享的三個病例,就是包括李女士在內的三名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治療經歷。來院就診時,三位患者的脊柱后凸畸形均呈持續進展,腰背部疼痛進行性加重,已經嚴重影響到他們的正常生活。為了應對當前問題,防止后凸畸形進一步進展,骨科中心脊柱外科的專家經過仔細診斷,認為實施脊柱后路截骨矯形術是最佳治療方案。
根據手術患者脊柱后凸的嚴重程度,脊柱后路截骨矯形技術被劃分為1至6級。隨著級數的增加,手術的難度和風險也會逐級增加。根據上述三位患者的病情特點以及早期處理情況,手術團隊分別為患者實施了4級截骨手術、3級截骨手術和2級截骨手術。
病例一
患者為老年女性,因腰1骨折于外院行后路內固定手術,術后半年發現內固定失敗,并導致局部后凸畸形,有頑固性腰痛,術前Cobb角50.3°。我院通州院區骨科中心脊柱外科楊雍主任、李想主任團隊為患者實施了4級截骨矯形術進行治療,術中切除骨折病變的部分椎體以及上方臨近節段椎間盤,術后Cobb角矯正為12.0°,患者整體外觀和腰痛癥狀明顯改善。隨訪近9個月,患者恢復情況良好。
病例二
患者為老年男性,因腰2陳舊性骨折進行進展,導致局部后凸畸形,頑固性腰痛,術前Cobb角為31.4°。手術團隊成功為患者實施了3級截骨矯形術,術中對病變椎體進行了楔形切除,術后Cobb角為8.3°,外觀和腰痛癥狀明顯改善。
病例三
患者為老年女性,既往曾因相鄰節段脊柱骨行椎體成形手術治療。半年前再次出現臨近部位脊柱骨折,且骨折塌陷持續進展,并出現嚴重的腰背部疼痛,就診時Cobb角已經達到30°。本例手術為患者實施了2級截骨,術中完整切除后方的關節突關節等骨性結構,椎體前方做了骨水泥支撐。術后Cobb角恢復至10°,外觀和腰痛癥狀明顯改善。
我院通州院區骨科中心脊柱外科自2022年8月開展脊柱后路截骨矯形手術至今,已完成各類后路截骨矯形手術10余例。在麻醉手術中心、重癥醫學科等相關科室的積極配合下,患者均取得了滿意的矯正效果,隨訪過程中未出現矯正丟失以及內固定失敗的情況。
今后,我院通州院區骨科中心脊柱外科將在保持脊柱微創技術優勢的前提下,繼續不斷精進手術技術,為廣大脊柱后凸、脊柱側凸等脊柱畸形的患者帶來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