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北京友誼醫院有了“電子伴診”,可全程帶患者看病(2023.08.21 北京日報客戶端)
近日,友誼醫院在微信服務號開通了“電子伴診”功能板塊。電子伴診從預約掛號開始,在交通停車、掃碼報到、排隊候診、檢查預約和查看報告方面能實時給患者就診指導。自8月正式上線以來,共有近11萬患者使用過該服務。
“用電子伴診看病,我馬上就清楚下一步流程是什么、該往哪兒去。”66歲的劉奶奶最近不小心崴了腳,21日到友誼醫院看骨科,“醫院里人多,以前有不明白的我就去問導醫,現在看手機就行了。”在醫院門診一層,有些老年人不熟悉手機操作,導醫人員正在教他們如何使用電子伴診。
記者點開友誼醫院微信服務號的電子伴診板塊,看到按流程順序排布的預約、報到、排隊、檢查等細分選項。患者在就診過程中,只需要根據當前就診流程點開細分選項,就可以隨時獲取信息、調整安排:實時查看前面排隊的人數、更改預約的檢查時間、調取舊報告供醫生參考……電子伴診還提供院內分樓層導航服務,幫助患者快速到達正確的診室、檢查室。
“電子伴診相當于多了個人陪患者看病,提高了醫患雙方的效率。”友誼醫院門診部副主任郭欣介紹,電子伴診在上線前,經歷了兩個月的調試,吸取了醫患雙方意見。患者方面,以預約檢查為例,過去患者的檢查預約時間是系統自動匹配的最早可約時間,有些患者需要做兩項、多項檢查,往往難以將檢查時間協調到一起。有了電子伴診之后,患者可以自行將多個預約時間集中到同一天,不必多次跑醫院。醫生方面,電子伴診能讓不同科室的醫生快速、全面地了解病人。“關鍵是能線性地了解病人過去的就診、檢查情況。”郭欣說。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友誼醫院不斷改善醫療服務質量,目前的電子伴診服務也仍在繼續調試中。在掛號報到順序優先權、首診回診排隊邏輯方面,電子伴診將邊投用、邊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