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
【友誼科普】女性不可忽視的常見腫瘤——子宮肌瘤
醫院婦科門診經常接診月經量異常增多的患者,在她們的超聲檢查結果中,不少會顯示子宮表面存在結節,也正是這些結節導致了患者月經期間的大量出血。這種出現在子宮表面的結節,就是在女性中發病率很高的子宮肌瘤。今天,我院婦產生殖中心專家為大家介紹這一常見的婦科良性腫瘤——子宮肌瘤,幫助女性朋友們更好地認識和應對這一健康問題,更好地守護身體健康。
什么是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由子宮肌層的平滑肌細胞增生而成,因此又被稱為平滑肌瘤。有50%至60%的女性可能會患上子宮肌瘤,大于50歲女性的患病率甚至可高達70%。
當子宮肌瘤需要手術時,它的分型是評估適合哪種手術方式的標準之一。根據其與子宮壁的關系可大致分為三類:粘膜下肌瘤、肌壁間肌瘤和漿膜下肌瘤。
子宮肌瘤的臨床表現
大多數子宮肌瘤是無癥狀的,大概30%~40%的患者可表現出不同癥狀,這些取決于肌瘤的部位與大小。常見的表現為異常的子宮出血,包括月經量增多。較大的肌瘤會產生壓迫癥狀,如尿頻、尿急、便秘、里急后重。甚至會導致不孕和產科并發癥的發生。粘膜下和肌壁間的肌瘤,更易導致不孕的結局。
子宮肌瘤的診斷
1、盆腔檢查:通過婦科雙合診、三合診檢查,可捫及增大的子宮及腫物。
2、婦科超聲:常見的是經陰道超聲(適合有性生活的患者)和經腹壁超聲(適合無性生活的患者)。婦科超聲可以幫助醫生迅速明確肌瘤的大小,數目及位置。因其不用麻醉、費用少、使用廣等優點,被認為是診斷子宮肌瘤的簡便而有效的方法。
3、宮腔鏡檢查:宮腔鏡可直接觀察子宮形態,有助于對粘膜下肌瘤和較大的子宮內膜息肉進行鑒別。對于出現異常子宮出血或具有子宮內膜增生高危因素(如肥胖、長期停止排卵)的女性,需同時加做子宮內膜活檢病理檢查。
4、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RI)可對子宮肌瘤進行精確的定位,有助于了解腫瘤的大小,與宮腔、黏膜、肌層的關系,評估子宮和腫瘤的血管供應。
子宮肌瘤的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仍是子宮肌瘤的主要治療方式,選擇何種治療方式取決于患者的年齡、生育要求等。
1、宮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宮腔鏡肌瘤切除是治療黏膜下肌瘤的最佳手術方式。
2、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腹腔鏡為微創手術,因其具有術后恢復快、傷口小、住院時間短的優點,已成為目前首選手術方式。但腹腔鏡不適用于特別大的肌壁間肌瘤及較多發的肌瘤。
3、開腹子宮肌瘤剔除術:對于年輕患者的特別大的肌壁間肌瘤及較多發肌瘤,開腹子宮肌瘤剔除術是優選。
4、腹腔鏡子宮切除術:腹腔鏡子宮切除術在近十年已經逐步替代開腹手術,尤其適用于絕經前期無生育要求的女性,但對于子宮過大的患者應慎重考慮。
5、開腹子宮切除術:對于子宮過大患者,多次手術史,盆腹腔粘連嚴重患者,經典的開腹子宮切除術仍是較好的選擇。
除了經典的手術治療方式,目前還有其他藥物治療和新型的手術治療方式。
面對子宮肌瘤,患者不必恐慌。一旦發現相關癥狀或疑似情況,建議盡早到醫院接受檢查與治療,早診早治,早日恢復健康。
(婦產生殖中心 郝敏)
上一篇: 【友誼科普】檢驗樣本,您留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