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第31批援幾內亞中國醫療隊首月工作紀實
4月3日,第31批援幾內亞中國醫療隊召開首次線上工作匯報會,對抵達幾內亞后,醫療隊近一個月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匯報交流。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國際合作處處長劉暢、三級調研員焦振芳,我院黨委書記謝向輝,黨委副書記、院長張澍田,黨委常委、副院長張忠濤,副院長楊盈赤,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楊鵬,醫院和疾控中心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第31批援幾醫療隊全體隊員近40人參加了會議。
隊長王賓在匯報中介紹,醫療隊抵達幾內亞后迅速克服環境差異,從組織架構搭建、醫療服務開展、生活保障完善到對外交流拓展四方面同步推進,團隊成員憑借專業能力和協作精神高效完成初期任務。
會上,劉暢充分肯定醫療隊工作成效,特別轉達了市衛健委領導對隊員的慰問。他結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行動計劃(2025-2027)》戰略部署,重點解讀了聯合醫學中心建設、"新時代神農嘗百草工程"等合作方向,勉勵隊員抓住機遇,加強學習,取得更好的成績。楊鵬表示,將持續優化后方保障機制,為前線隊員及家屬提供堅實支持,并期待團隊在學科建設、技術輸出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謝向輝再次對隊員們崇高的援外理想和情懷表示贊賞,并表示友誼醫院將進一步完善后方保障溝通機制,切實解決醫療隊員及其家屬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張澍田對醫療隊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肯定。他強調,醫療隊要始終將保障隊員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在此基礎上,穩步推進各項醫療工作。
自3月6日順利抵達幾內亞以來,第31批援幾內亞中國醫療隊已在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了一個月。前期,醫療隊通過參與醫院早交班、走訪醫院各科室、與相關科室主任進行座談交流等工作,迅速完成了一系列交接任務,隨后各專業專家進入相應科室展開工作。
3月14日,駐地門診迎來首位患者——54歲華人男性因意外摔傷導致肩關節脫位,骨科專家刁乃成立即實施手法復位,精準操作使患者疼痛迅速緩解。
次日,團隊又緊急處置一例華人女性乳腺膿腫病例,普外科、麻醉科、超聲科及后勤部門高效聯動,順利完成了首次手術并收獲患者感激。這次手術是對第31批醫療隊診療流程的一次實戰檢驗,手術的成功也預示著醫療隊已經做好了準備。
3月18日,超聲科趙晶通過"幾內亞華人診療溝通群"獲悉孕婦突發急癥,她立即請示啟動綠色通道,并憑借豐富經驗判斷患者為宮外孕破裂出血。但中幾友好醫院無婦產科,檢驗科也缺乏孕婦檢查項目。趙晶醫生立即聯系當地翡翠醫院,詳細說明患者情況,協助連夜安排檢查和手術,患者及時得到了救治。
3月25日,團隊在簡陋條件下完成首例復雜冠狀動脈造影手術,心內科團隊精準評估病情,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展現了高超的專業素養。
4月3日,隊長王賓帶領醫療隊“神農嘗百草”研究團隊訪問幾內亞最大的民族醫藥研發基地,與幾內亞專家深入交流,發現中醫藥與幾內亞自然藥物在功效和制藥工藝上存在共通點。雙方表達了加強傳統天然藥物挖掘、生產及應用合作的意愿。同日,醫療隊藥劑師曹勇在中幾友好醫院藥劑科舉辦《中國傳統中藥介紹》講座,從多個維度講解中醫藥知識,期望為兩國傳統醫學領域的交流合作搭建新橋梁,共同促進兩國人民健康福祉。
截至3月31日,醫療隊累計接診門急診患者91人,管理住院患者197人,參與手術14臺,搶救危重患者11人,中醫診治36人次。這些數字背后,是隊員們在語言障礙、醫療資源匱乏等挑戰下,以精湛醫術和醫者仁心筑起的生命防線。
未來,第31批援幾內亞中國醫療隊將繼續在上級領導下,持續推動重點學科建設:在既有援非成果基礎上,計劃開展泌尿系結石微創治療、AI輔助人工關節置換、自體血液回收等新技術項目;依托"神農嘗百草"工程深化中醫藥文化推廣,讓中醫適宜技術惠及更多當地民眾。他們將以更昂揚的斗志、更精湛的技術,詮釋“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中國醫療隊精神,為構建中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