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我院舉辦新質生產力創新發展論壇 共繪“健康中國”新藍圖
4月25日,我院順義院區成功舉辦“新質生產力創新發展論壇”。本次論壇以順義院區開診一周年為契機,以“健康中國 友誼順義 匯智共進 合能創新”為主題,聚焦肥胖癥診療與體重管理領域的前沿技術與創新實踐,共同探討健康管理新路徑,助力“健康中國”戰略落地。
政策領航錨定防治新坐標
體系筑基打造健康示范窗
在“新質生產力創新發展論壇”上,啟動了“健康中國 友誼順義”健康管理項目,北京友誼醫院肥胖癥診療與體重管理中心正式成立。北京市衛?健康委、順義區衛生健康委、后沙峪鎮、北京?學、北京工業大學、國家?物信息中?相關領導和專家,以及我院領導和中層干部、科研骨干等400余人參加了活動。
我院黨委書記謝向輝強調,順義院區開診一年來,在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持續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方面積極探索,未來將依托新成立的肥胖癥診療與體重管理中心,構建全周期、多學科協作的體重管理模式,為患者提供精準化服務。
我院肥胖癥診療與體重管理中心正式揭牌。該中心整合減重與代謝外科、內分泌科、消化內科、營養科、康復醫學科等多學科資源,將開展肥胖癥篩查、診療、隨訪及健康宣教一體化服務。我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澍田現場發起“體重健康 醫者先行”倡議,號召全院醫務人員以身作則,踐行健康生活方式,并發揮專業優勢向社會傳遞科學體重管理理念。
頂層設計引領行業規范
多學科協作賦能精準干預
同時舉行的肥胖癥診療與體重管理多學科論壇,聚焦肥胖癥診療技術的創新與多學科協作。論壇由我院普通外科中心減重與代謝外科專家張鵬教授主持。來自臨床醫學、運動康復、營養學、藥學等領域的權威專家,圍繞肥胖癥診療的前沿進展展開深度分享。
我院副院長、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張忠濤教授重點介紹了“肥胖癥診療與體重管理——北京友誼醫院的探索與實踐”。梳理了我院減重與代謝外科團隊基于臨床數據洞悉學科發展方向、基于科學研究賦能學科發展質量、基于多學科協作提升學科發展內涵的探索與實踐工作,并將持續推動肥胖癥診療和體重管理規范化、同質化發展。
我院副院長、消化內科專家李鵬教授展示了內鏡下袖狀胃成形術(ESG)的微創減重內鏡技術,該技術通過內鏡下縫合胃壁形成管狀結構以限制胃容量,為符合指征的肥胖癥患者提供了新的選擇。
普外中心李夢伊副研究員對國家衛生健康委《肥胖癥診療指南(2024年版)》進行了解讀,明確指南十大亮點,并詳細解讀了指南首次明確提出的肥胖癥多學科治療路徑和多學科協作診療模式,為臨床實踐提供科學依據。康復醫學科謝瑛教授提出“運動處方個體化”理念,指出運動干預需結合患者代謝特征及并發癥情況,通過智能穿戴設備實時監測數據,動態調整方案。營養科丁冰杰教授系統闡釋了“階梯式醫學減重膳食模式”,即從基礎飲食教育到醫學營養治療逐步推進,并現場展示“友誼Deepseek”在營養診療中的具體使用,該系統可通過大數據分析為患者定制個性化食譜。內分泌科袁明霞教授分享了新一代GLP-1受體激動劑、雙靶點減重藥物等國內外臨床與研發進展,強調藥物治療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規范使用,避免不良反應。張鵬教授重點提出了“減重與代謝外科3.0時代”的到來,梳理了減重與代謝外科手術發展歷程、臨床診療規范與新的學科發展方向。
早在20年前,我院就率先開展了肥胖癥的多學科診療,今天更是成為了“減重國家隊”。本次論壇不僅是學術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醫院踐行“新質生產力”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以肥胖癥診療與體重管理中心為樞紐,我院將進一步深化“醫工結合”“醫體融合”等跨界合作,推動人工智能、數字療法等新技術在健康管理中的應用,為“健康中國”建設注入更多首都醫療力量。
我院還特別舉辦了“匯智共進 合能創新”學術講堂和“順義院區開診一周年”大型義診活動。
“匯智共進 合能創新”學術講堂特別邀請來自多領域的知名專家,聚焦醫學前沿技術與創新成果進行經驗分享與交流。
“順義院區開診一周年”大型義診活動現場,近30個科室的40余名專家提供免費診療、健康咨詢及急救技能培訓,以優質醫療服務回饋區域百姓。
順義院區開診一年
顯著提升區域醫療水平
我院順義院區開診一年以來,持續擴容優質醫療資源。截至目前,開放床位584張,較開診初期增加30%,其中外科床位數占比55%,床位使用率從開診初期的74.3%提升至93.5%,出院患者超過2萬人次。急診接診5.3萬人次,門診總量超過55萬人次,日均門急診量較開診時增加55%。
39個臨床科室同質化落地,運動創傷康復平臺、鎮痛、核醫學專科病房形成差異化優勢。特色中醫診療區將傳統醫學智慧融入現代醫療體系。國內首創的人工智能自主測聽中心,推動臨床聽力診斷的變革。國際醫學部提供健康管理全方位服務,滿足不同患者的多元需求。輻射京津冀的急危重癥中心,通過多學科聯合診療讓危重癥患者重獲新生。在北京北部地區首個三甲醫院全學科住院部里,智慧病房構建了護理新生態。從急診綠色通道到慢病管理系統,順義院區的綜合優勢與精準醫療覆蓋了全人群的全生命周期。
一年來,順義院區持續優化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服務,科技與人文交融,助力就醫獲得感不斷提升。全流程電子伴診精準高效,AI語音電子病歷提高問診效率,多功能自助服務平臺實現掛號繳費零等候,門診通柜服務讓患者的流程性問題得到一站式解決。急診、發熱門診提供7*24小時服務,兒科搭建起兒童健康全天候防護網。智慧化服務貫穿診療全流程,順義院區的硬核醫術與溫暖仁心讓每一位患者享受到“有溫度”的醫療。
一年耕耘,碩果滿枝。我院順義院區正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將優質醫療資源轉化為守護生命的強勁動能。未來,這里將繼續提高醫療水平、深化醫研融合、拓展智慧服務,為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筑牢健康屏障,譜寫“健康中國 友誼順義”的嶄新篇章!
(宣傳處)